一百五日花候至,阿母坟前多白云。
盖棺小弟犹未葬,泪洒松间斜日曛。
一百五日花候至,阿母坟前多白云。
盖棺小弟犹未葬,泪洒松间斜日曛。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期间,诗人前往阿母坟前祭扫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哀伤与缅怀之情。
“一百五日花候至”,点明时间,寒食节前后,花期已过,春意渐淡。这句暗示了时节的转换,也为后续的情感渲染铺垫了背景。
“阿母坟前多白云”,描绘了墓地周围的自然景象,白云缭绕,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同时也象征着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思。
“盖棺小弟犹未葬”,透露出家族中还有一人未能安葬,这种未竟之事,加重了诗人的悲痛之情,也反映了家族的不完整和遗憾。
“泪洒松间斜日曛”,以夕阳西下,光线逐渐暗淡为背景,诗人的眼泪在松林间洒落,不仅表现了哀悼的情绪,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描写,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以及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尽日廉纤雨。寒意时侵庭户。
过了端阳,裁缝尚迟衫纻。问征路。淮水轻装北渡。
还指燕云深处。漫回顾。袖里长杨赋。
谁道今时不遇。金爵觚棱苕峣,际天如故。
待休务、急整归鞭千里,应识闺中凝伫。
烟湿墙花,风翻阶药,昼寂春光閒度。
绣榻斜凭,翠楼遥瞩,帘衣半遮门户。
甚柳下停骖处,轻云屡成雨。耳边语。
记殷勤、数番低告,争信道、俄顷便嗟乖阻。
梦里得相亲,尚依稀、眉黛娇妩。
细擘蛮笺,怕深衷、难寄豪素。
但衔将幽怨,燕子一双飞去。
年年三月看青条,破萼霞㬉烘晴。
路近桃溪,刘阮曾遇仙卿。
谁知陨霜篱畔,还又费、蜂蝶经营。
春归已久,崔护题诗,重睹倾城。几南都、千树繁英。
空付与、寥寥水榭山亭。再度花开,董逃先听歌声。
何如画师妙笔,脂数点、妖冶鲜明。
当时却道,荣华虽暂,天地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