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从沈文伯乞娑罗树碑》
《从沈文伯乞娑罗树碑》全文
宋 / 芮烨   形式: 古风

楚州淮阴娑罗树,霜露荣悴今何如。

能令草木死不朽,当时为有北海书。

荒碑雨侵涩苔藓,尚想墨本传东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óngshěnwénbǎisuōluóshùbēi
sòng / ruì

chǔzhōuhuáiyīnsuōluóshùshuāngróngcuìjīn

nénglìngcǎoxiǔdāngshíwèiyǒuběihǎishū

huāngbēiqīntáixiǎnshàngxiǎngběnchuándōng

翻译
在楚州淮阴的娑罗树下,如今霜露下的荣枯景象如何呢?
它能使草木虽死犹能不朽,只因曾有北海传来的书信赋予了神奇力量。
荒凉的石碑被雨水侵蚀,长满了苔藓,但仍能让人想起当初的墨迹流传至东吴之地。
注释
娑罗树:一种古老的树木,此处可能象征着历史或某种文化象征。
北海书:可能指来自北方的重要文献或信息,具有神秘或非凡的意义。
荒碑:废弃或破败的石碑,暗示历史遗迹。
墨本:指刻在碑上的文字,这里代指历史记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芮烨的作品,名为《从沈文伯乞娑罗树碑》。诗中通过对楚州淮阴一棵古老娑罗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

"楚州淮阴娑罗树,霜露荣悴今何如。"

这里,诗人设问这棵曾经见证风霜的娑罗树,如今又是怎样的光景。"霜露"象征着岁月的洗礼和自然界的严酷,而"荣悴"则暗示了生命的盛衰交替。

"能令草木死不朽, 当时为有北海书。"

娑罗树之所以珍贵,在于它曾经是古人留下墨香的载体,即使是草木,也因书法而得以长存。这里提到的"北海书"可能指的是某种重要文献或碑文,强调了这棵树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荒碑雨侵涩苔藓,尚想墨本传东吴。"

诗人描写的不仅是一颗古树,还有它旁边那被岁月侵蚀、长满苔藓的荒废碑文。这棵树和这块碑都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而"尚想墨本传东吴"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的美好愿望。这里的"东吴"可能是指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或者更广义地指代某个地方或文化。

整首诗通过娑罗树和荒碑这两种历史载体,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对传统的尊重以及对文化遗产传承的深切关注。诗人芮烨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历史感,勾勒出了一幅动人的历史画卷。

作者介绍

芮烨
朝代:宋   字:仲蒙   号:“二芮”   籍贯:(即芮国器)乌程(今湖州)   生辰:1115—1172

芮烨(1115—1172),字仲蒙,一字国器,(即芮国器)乌程(今湖州)人。与其弟芮煇力学起家,宋绍兴十八年(1148)同中进士,后又同入太学,号“二芮”。初仕为仁和(今杭州)尉。当地长河堰有一龙王庙,每次祭祀均有蛇出,或毁香炉,或饮尽杯中之酒,每年都有人伤亡,人皆以为是龙所为。传芮烨到任后,特意焚香设奠,蛇窜出,芮烨历数其罪,诛于堂前。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