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石孙赴童科》
《送石孙赴童科》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圣泽被卷阿,髫童亦置科。

两蜗从小竞,三豕至今讹。

亦漫为官耳,其将奈若何。

岂关门户事,翁已老渔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ísūntóng
sòng / fāngyuè

shèngbèijuànātiáotóngzhì

liǎngcóngxiǎojìngsānjiāzhìjīné

mànwèiguāněrjiāngnàiruò

guānménshìwēnglǎosuō

注释
圣泽:神圣的恩惠或帝王的恩泽。
被卷阿:覆盖。
髫童:幼童。
置科:参加科举考试。
两蜗:两个蜗牛。
竞:比赛。
三豕:三个猪的错误,比喻错误流传。
讹:错误。
亦漫:也只是。
官耳:做官罢了。
奈若何:怎么办。
岂关:哪里是关于。
门户事:门第之争。
翁:老人。
老渔蓑:老去后过渔夫的生活。
翻译
神圣的恩泽覆盖着这片土地,连儿童也参与了科举考试。
两个蜗牛从小就开始比赛,三个猪的错误至今还在流传。
做官也只是随便一说,对此又能怎么样呢。
这哪里是门第之争,我已经老去,只想披上渔蓑归隐江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送石孙赴童科》。诗中通过对儿时旧友即将参加童子试的送别,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无奈的感慨。

"圣泽被卷阿,髫童亦置科。" 这两句描绘出一个场景,圣泽指的是皇帝的恩泽,而“髫童”则是儿童的别称,“置科”意味着参加考试。这两句话表明,即使是儿童,也已经开始了学习和考试的生活。

"两蜗从小竞,三豕至今讹。" “两蜗”指的是两只蜜蜂,而“三豕”则是比喻学习不易,需要不断努力。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对当时教育情况的一种批评态度,认为儿童教育过早过重。

"亦漫为官耳,其将奈若何。"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孩子们未来成为官员的担忧和无奈感。

"岂关门户事,翁已老渔蓑。" “岂”字表示疑问,而“门户”指的是家族的地位和财富。“翁”是自称老者,“渔蓑”则形容诗人的贫穷和孤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无奈,以及对自己晚年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送别儿童赴试的情境,抒写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对现实教育状态的批评,以及个人的生活态度和晚年的哀愁。诗中充满了对友情、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孔雀开屏

斓斑越鸟双厥趾,离离綷翼脩脩尾。

不因毛羽好矜张,何由却入樊笼里。

樊笼初苦久亦安,转忘饮啄栖深山。

珠帘绣柱春光媚,时复开屏炫美观。

开屏不惜全身力,但博人誇好颜色。

错星缛锦信焜煌,而我对之三叹息。

慕誉徇名有是乎,摇唇鼓舌皆汝徒。

安得李家善射手,中汝双目何天衢。

(0)

秋葵

谁道红葩夏日芳,独留黄种吐秋光。

五尺竹栏关不住,还将一半露宫妆。

(0)

重阳后复雨速东冈

萧萧风雨送重阳,索莫园林夜有霜。

咫尺故人期不至,黄花端复为谁香。

(0)

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娱在须臾。

念我平生友,日夕万里途。

广筵罗雕馔,酣歌鸣玉壶。

对之岂不乐,相见生嗟吁。

勋业苟未树,绸缪将焉如。

(0)

至筠二首·其二

偶唤归舟隔乱溪,春山偏与晚相宜。

自寻熟路悬崖去,正是新秧刺水时。

身健已如秋社燕,梦回犹看客亭炊。

雨窗灯火清相对,画出渊明五字诗。

(0)

次韵连鳌亭

危亭为谁小,临此一泓碧。

晴天戏投饵,戢戢见尾脊。

而以鳌名之,相顾愕坐客。

昔人醉鱼海,六鳌曾偶得。

归来眉目间,津津有矜色。

安知华藏界,持取等戏剧。

纳之芥子中,不见有迫窄。

巨细何足较,未出是非域。

夫子忻然笑,请以书屋壁。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