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口行舟二首·其一》
《水口行舟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鴃两山相对鸣。

(0)
注释
扁舟:小船。
雨一蓑:穿着蓑衣站在雨中。
夜如何:一夜的风浪不知要造成怎样的后果。
如何,怎样。
试:尝试。
卷:翻开。
绿树多:一作“绿水多”。
层峦:重叠的山岭。
棹:划船的桨。
这里代指小船。
鶗鴃:即杜鹃。
在春暮始鸣,初夏而止,声如“不如归去”。
翻译
昨晚我乘着一条小船航行在江上,天下起雨来,我披上蓑衣,在船上尽情瞭望。一夜来,风急浪高,我在舱中默默地思念,外面的景色究竟变得怎样?
今天天一亮,我赶紧卷起船篷仔细观看,原来一点没改,那青山,那绿树,还是郁郁苍苍。
两岸层叠的山峦绿树重重,一派青苍;春天秀丽的山峰无比寂静,绿水也静静地流淌。
一只小船冲破了烟波驶去,它要驶向何方?传来阵阵杜鹃啼鸣,在两岸的山中回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嚣、隐逸田园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昨夜雨后今日出舟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昨夜扁舟雨一蓑"这一句设置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萧瑟的氛围,"满江风浪夜如何"则通过提问的形式,将读者的情感引向那夜晚的波涛声中,让人不禁想象那狂野而又神秘的景象。

"今朝试捲孤篷看",诗人在雨后的清晨,推开舟窗,观赏外面的世界。这个动作既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欣赏,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依旧青山绿树多"则表明尽管昨夜的风雨可能带来了某些变化,但大自然的本质——那些青山绿树,依然如故,这给人以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永恒与生命情感的丰富多彩。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平和、宁静生活态度的向往,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自然之美的珍视。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和贾阁老三首

来朝杲日破顽阴,共指秋成喜不禁。
寸碧遥岑供眺望,长空飞鸟自消沉。
四时景物千钟酒,万古功名一寸心。
尚愧先生游佛海,两忘轩冕与山林。

(0)

和奇父叔夏雪五首

不须十日照胥敖,且要仙花丽显皋。
集霰果然归望望,同云因得蔽高高。
辉山玉璞韬虹气,乱眼烟霄隘羽毛。
欲叩小斋拚醉赏,最怜纤玉劝持醪。

(0)

和叔夏十绝一宿云峰寺二到韩公庄三饭草衣岩

久闻人境寄陶庐,深约同游驾小车。
文举旧传樽有酒,冯欢宁叹食无鱼。

(0)

留别王元治师中谭纯益三首

欲步夷途盍近思,行寻捷径却成迟。
大弨不必穿杨叶,古乐何曾唱竹枝。
须信孔门无用赋,也知高叟漫为诗。
功名易立书难读,努力当乘少壮时。

(0)

杨秀才书屋有墨竹一枝为其添补数叶五绝

老干枯枝傲雪霜,何人写影向华堂。
为君补缀枝头叶,坐觉春风细细香。

(0)

和单令简园梨花四绝

梅花如梦李成尘,却伴酴醿过晚春。
未要烘晴千树白,且看带雨一枝新。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