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寿次陶何丈诞·其二》
《寄寿次陶何丈诞·其二》全文
明 / 区元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子真何处谷,望望隔云山。

江迥心堪到,书重雁屡还。

转添诗律细,应减酒杯閒。

为讯乘槎约,宁忘八月间。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元晋所作的《寄寿次陶何丈诞(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寿辰的思念之情,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首句“子真何处谷”,以问句形式开启,引出对友人的思念,仿佛在询问友人所在之地,营造了一种距离感和期待感。接着“望望隔云山”一句,运用了视觉意象,将思念之情具象化,通过云山阻隔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以及无法直接相见的遗憾。

“江迥心堪到”一句,转而从内心感受出发,暗示诗人的心灵能够跨越空间的限制,直接抵达友人所在之处,体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接下来,“书重雁屡还”则通过书信与鸿雁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通过书信寄托情感的努力。

“转添诗律细”和“应减酒杯闲”两句,分别从诗歌创作和饮酒两个方面,展示了诗人因思念友人而产生的创作灵感和情感状态的变化。诗律的细腻表现了诗人情感的丰富和细腻,而酒杯的减少则可能暗示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忧郁或沉思。

最后,“为讯乘槎约,宁忘八月间”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遵守约定,在特定时间相聚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相聚时刻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情感抒发和象征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作者介绍

区元晋
朝代:明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猜你喜欢

褚涧月

道人澹无为,懒散忘盥栉。

扫石秋树根,曙涧濯残月。

袖浥水光润,履带水翠滑。

虚阑倚云歌,清猿共孤绝。

(0)

咏古二章·其二咏严光

双台倚秋空,山色转高洁。

白云出未归,幽鸟啼不歇。

昭然动星象,偃卧方恍惚。

举足即多事,且踏石上月。

(0)

送刘千里南归

身外功名不足论,可堪客里酌离樽。

堂堂岁月青天在,渺渺江山白雾昏。

舟入泗河冰未合,人归三径菊犹存。

丈夫事业何忧晚,积水行翻万仞源。

(0)

宫怨二首·其二

露沐香窠夜不收,紫绡夜映翠蟠虬。

虽然卢阜闻名晚,合是花中第一流。

(0)

仙岩

飒飒松风吹鬓毛,溪流洗耳远尘劳。

七千馀鹤春归晚,二十四岩秋正高。

露滴桂香浮酒盏,山蒸云气润诗袍。

扁舟半是乘槎客,吟振雷声撼海涛。

(0)

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十首·其二

霏微林雾惨秋容,撩乱山禽起晚舂。

营马欲来粮已尽,二三癃老诉年凶。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