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斗寂无声,银蟾夜自明。
林风吹短鬓,秋气肃孤城。
漫作刘琨啸,仍含庾亮情。
楼头笳鼓曲,曲曲乐升平。
刁斗寂无声,银蟾夜自明。
林风吹短鬓,秋气肃孤城。
漫作刘琨啸,仍含庾亮情。
楼头笳鼓曲,曲曲乐升平。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武山赏月的宁静与壮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刁斗寂无声,银蟾夜自明”,以“刁斗”象征军营中的警报器,其“寂无声”暗示了夜晚的宁静,而“银蟾夜自明”则生动地描绘了月亮在夜空中明亮照耀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
接着,“林风吹短鬓,秋气肃孤城”,诗人通过“林风”和“秋气”的描写,不仅勾勒出了秋天山林的清冷景象,也暗示了环境的空旷与孤独,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独自站立于孤城之上的寂寞心情。
“漫作刘琨啸,仍含庾亮情”,这里引用了历史人物刘琨和庾亮的故事,刘琨以慷慨激昂的啸声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时局的忧虑,庾亮则以其文采飞扬的诗篇抒发对自然美景的感慨。诗人将自己复杂的情感融入其中,既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又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敬仰。
最后,“楼头笳鼓曲,曲曲乐升平”,通过“楼头”、“笳鼓曲”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和平繁荣的景象,与前文的孤独与静谧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定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种谷一岁事,读书一生期。
方春不下种,竟岁常馁饥。
少年不向学,终身成愚痴。
饥犹一家愁,愚被众人欺。
彼苍念吾父,尔辈得令师。
欲速成揠苗,计日如耘耔。
程文国有式,体制须及时。
弱冠无所闻,出语人见嗤。
尔劳我则恤,我忧尔奚知。
中夜不遑寐,作此劝学诗。
古人惜墨如惜金,老融惜墨如惜命。
濡毫洗尽始轻拂,意匠经营极深夐。
人非求似韵自足,物已忘形影犹映。
地蒸宿雾日未高,雨带寒烟山欲暝。
中含太古不尽意,笔墨超然绝畦径。
画家安得论三尺,身世生缘俱堕甑。
人言可望不可亲,夜半叩门宁复听。
三生宿契谁得知,一见未言心已应。
岩倾千丈雪散空,上有清池开锦镜。
意行忽发虎溪笑,许作新图写幽胜。
归寻一纸五十尺,傅以矾胶如练净。
自知能事难促迫,捲送松窗待清兴。
笔端肤寸今何如,西抹东涂应略定。
何当一日快先睹,洗我昏眸十年病。
君之生兮天之西,望雪山兮名之以雪溪。
君之游兮海之湄,隐于雪窦兮杳然何归。
子从其父兮孙访吾祖,子志不遂兮孙之心良苦。
嗟嗟,阆中君兮弃家而远游,蹇胡为乎不久留。
其遂蝉蜕尘埃而仙耶,其亦肥遁得道不死而隐于四窗之幽耶。
扪萝以寻于烂平兮既不可见,莽白云之廿里兮欲进兮焉求。
青棂兮实繁,莎罗兮花稠。
鞠侯兮相与群,白鹇兮啸其俦。
谓为远兮何景物之良是,谓在迩耶将径之何由。
肖君像兮兹堂,谨奉尝兮良畴。
君其来兮庶几其见之,君之不来兮徒相羊以夷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