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子春日弄雏轩作·其七》
《壬子春日弄雏轩作·其七》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清狂亦自厌,老大欲谁亲。

未敢求知己,犹然愧古人。

雨中微见月,花里好留春。

晚计惟儿女,家庭道不贫。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壬子春日弄雏轩作》系列中的第七首。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年岁渐长、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在寻求知己与自我反省之间的矛盾心情。

首句“清狂亦自厌”,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轻时的放纵和不羁感到些许后悔和厌倦。接着,“老大欲谁亲”一句,直抒胸臆,诗人到了老年,想要亲近的人或事物,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对象,透露出一种孤独感和人生无常的无奈。

“未敢求知己,犹然愧古人。”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不敢奢求真正理解自己的知己,同时又因未能达到古人那样的境界而感到惭愧。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自己追求理想的执着,也体现了他对古代贤者的敬仰和自省。

后两句“雨中微见月,花里好留春。”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月光微露、春色依旧的画面。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平静美好的向往。即使是在风雨中,也能见到月光的温柔;即使是在花开花落的季节更迭中,也能留住春天的美好。

最后,“晚计惟儿女,家庭道不贫。”点明了诗人的晚年生活重心在于子女和家庭。他认为,尽管外界环境可能多变,但家庭的温暖和子女的成长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他晚年生活的支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理想、亲情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哲理深度。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纪事

懒猫伸脚睡初酣,饥鼠偷油上佛龛。

夜半雨声穿枕过,此身如在绿箩庵。

(0)

效龚定庵体两首·其二

念佛三昧世少信,惟有无为子亲證。

乐邦消息近云何,为我莲台一问讯。

(0)

宴坐有得

兰若凝禅寂,柴门镇日关。

定中惟见水,身外忽忘山。

神理虽自悟,太虚宁可颜。

了然清净义,不在语言间。

(0)

答尹和白

镇日焚香礼翠微,松花落满水田衣。

柴门寂历生幽草,除却孤云客到稀。

(0)

夜坐寄莲坡主人,时客都下

潇潇细雨暗阶除,坐倚屏山慵检书。

如豆一灯明欲灭,最伤怀是别离初。

(0)

答季刚·其二

凛凛寒冰意自伤,由来才命恐相妨。

山阳一赋千秋恨,不比寻常话断肠。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