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唐书》
《读唐书》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志士无时亦少成,中才随世就功名。

并汾诸子何为者,坐与文皇立太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ángshū
sòng / wángānshí

zhìshìshíshǎochéngzhōngcáisuíshìjiùgōngmíng

bìngfénzhūwèizhězuòwénzhāngtàipíng

翻译
有志之士任何时候都不会无所成就,中等才能的人也会随着时代获取功名。
并汾一带的才俊们都在做些什么,他们只是静观文皇开创的太平盛世。
注释
志士:指有远大志向和抱负的人。
无时亦少成:无论何时都不会无所建树。
中才:指普通但有能力的人。
随世:顺应时势。
就功名:获取功名或声望。
并汾:并州和汾州,泛指当时某一地区。
诸子:众多有才华的人。
何为者:他们在做什么。
坐:静观。
文皇:对古代开明君主的尊称,如唐太宗李世民。
立太平:建立或维护太平盛世。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读唐书》。诗中的前两句“志士无时亦少成,中才随世就功名”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那些有抱负的人物的思考,他们或许因为时代的局限而未能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即便是中等才能的人,也能在适应时代潮流的情况下获得成功和荣誉。后两句“并汾诸子何为者,坐与文皇立太平”则描绘了唐朝时期,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文皇帝)统治下的盛世景象,其中“并汾诸子”指的是古代并州、汾州一带的贤才,“何为者”意味着这些人才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能有所作为。最后两字“立太平”则表达了唐太宗治下的国泰民安。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个人对于理想、才能与时代契合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同时,这也反映出作者本人对于政治理想与现实可能性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题织锦璇玑图·其四

肠断写愁萦字字,锦纹传意寄君看。

床空照月残灯冷,黄叶霜前秋信寒。

(0)

相看一首寄芸叟

相与同少壮,看看俱老人。

过日如脱兔,半生若浮云。

百事多龃龉,不如收此身。

寄心青霞杪,一笑轻千钧。

行行秋雁去,书此赠情亲。

(0)

郡名诗呈吕元钧五首·其二

相人观久远,要且视资质。

酒酸本多甘,绢败为少密。

公家渭川后,端亮气不屈。

播移虽裔土,宁妥如旧荜。

优游归孔圣,坎壈笑赵壹。

傥来等荣辱,所遇顺劳佚。

道阁接谈宾,文房散书帙。

当其泰定时,海宇更无物。

耳目并已忘,何心蕲冕绂。

忽闻韶曲奏,更觉巴音失。

温纯比金玉,清越胜琴瑟。

似追少陵步,真得建安骨。

从今益淬厉,及此舒长日。

唱酬安敢同,心钦但斋栗。

(0)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其十八

欻翕炎蒸景,汗踰水浆翻。

凄凄自生凉,风竹在华轩。

萧摵寒箨聚,比公头上冠。

独在天一隅,可望不可攀。

(0)

十画四言

亨倅沉俗,泥虬卧虹。星君促面,省座班封。

修治克茂,果有昌宗。耻于便倖,宜效孤忠。

(0)

药名离合四时四首·其二

浆寒饮一石,蜜液和岩桂。

心渴望天南,星河灿垂地。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