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蛩啼近牖,沉沉渐觉,池添宫漏。
才卷桃笙,已道枕函冰透。
不奈天街旅橐,碎打得、秋心僝僽。灯似豆。
空阶夜雨,愔愔来又。
回头五十三年,消几曲清歌,几壶醇酒。
白发红颜,事事总成孤负。
天际轻阴未散,早过了、斜阳时候。归去否。
青山也如人瘦。
暗蛩啼近牖,沉沉渐觉,池添宫漏。
才卷桃笙,已道枕函冰透。
不奈天街旅橐,碎打得、秋心僝僽。灯似豆。
空阶夜雨,愔愔来又。
回头五十三年,消几曲清歌,几壶醇酒。
白发红颜,事事总成孤负。
天际轻阴未散,早过了、斜阳时候。归去否。
青山也如人瘦。
这首《玉漏迟》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凉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思乡之情。
首先,“暗蛩啼近牖,沉沉渐觉,池添宫漏。”开篇以秋虫的低鸣和夜的深沉,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随着夜色的加深,池塘中似乎增添了宫漏的声音,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变得缓慢而沉重。
接着,“才卷桃笙,已道枕函冰透。”桃笙是古代的一种竹制床席,这里暗示了主人公在秋夜中的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枕函冰透则进一步强调了夜的寒冷,同时也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不奈天街旅橐,碎打得、秋心僝僽。”天街指的是京城的大街,旅橐则是行人的行囊,这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在异乡漂泊的无奈与痛苦。秋心僝僽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灯似豆。空阶夜雨,愔愔来又。”豆灯微弱,夜雨绵绵,空阶上雨声淅沥,渲染出一种孤寂而又凄美的意境。愔愔,形容雨声细密,更添了几分哀愁。
“回头五十三年,消几曲清歌,几壶醇酒。”回首往昔,五十三年的岁月里,有多少清歌未尽,多少美酒未饮,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
“白发红颜,事事总成孤负。”白发与红颜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岁月的无情,也暗示了人生中的诸多遗憾与失落。事事总成孤负,更是对生命中未能实现的愿望和错过的机会的深刻反思。
“天际轻阴未散,早过了、斜阳时候。”天边的轻云仍未散去,夕阳已经西下,预示着一天的结束,也象征着人生的暮年。这种景象既美丽又忧伤,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归去否。青山也如人瘦。”面对这样的景象,主人公不禁思考是否要回到故乡。然而,连远处的青山都显得瘦削,似乎也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这句诗以景结情,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遗憾的反思,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