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季乾坤混为一,艰难得之容易失。
一拳槌碎四百州,新法宰相王安石。
二苏中尤恶大苏,周二程张俱不识。
绍圣奸臣讲绍述,元祐诸贤纷窜斥。
东坡饱吃惠州饭,心知惇卞乃国贼。
恍惚他乡见似人,海棠一株困荆棘。
海内文章蜀党魁,蜀第一花世无匹。
邂逅相逢心相怜,瘴雨蛮烟污玉质。
忆昔蒟酱筇竹枝,适与张骞遇西域。
彼徒生事劳远人,此感与国同休戚。
屈原放废郢都丧,箕子囚奴殷录讫。
惠州未已更儋州,必欲杀之至此极。
立党籍碑封舒王,竟使大梁无社稷。
此诗此画系兴亡,可忍细看泪横臆。
五季乾坤混为一,艰难得之容易失。
一拳槌碎四百州,新法宰相王安石。
二苏中尤恶大苏,周二程张俱不识。
绍圣奸臣讲绍述,元祐诸贤纷窜斥。
东坡饱吃惠州饭,心知惇卞乃国贼。
恍惚他乡见似人,海棠一株困荆棘。
海内文章蜀党魁,蜀第一花世无匹。
邂逅相逢心相怜,瘴雨蛮烟污玉质。
忆昔蒟酱筇竹枝,适与张骞遇西域。
彼徒生事劳远人,此感与国同休戚。
屈原放废郢都丧,箕子囚奴殷录讫。
惠州未已更儋州,必欲杀之至此极。
立党籍碑封舒王,竟使大梁无社稷。
此诗此画系兴亡,可忍细看泪横臆。
这首诗是一位饱含深情的诗人对苏轼(东坡先生)在惠州定惠院海棠所作诗后的赞美之作。诗中透露出作者对于历史变迁、时事变换以及个人命运起伏的深刻感慨。
开篇“五季乾坤混为一,艰难得之容易失”直指世事无常,英雄难以留名。紧接着“新法宰相王安石”,点明了历史上的特定时期和人物,表达了对当权者的批评态度。
接下来,“二苏中尤恶大苏,周二程张俱不识”展现出作者对于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复杂关系的看法。随后的“绍圣奸臣讲绍述,元祐诸贤纷窜斥”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时政的批判。
中间部分“东坡饱吃惠州饭,心知惇卞乃国贼”表达了对苏轼在惠州生活的同情,而“恍惚他乡见似人,海棠一株困荆棘”则是诗人对于流离失所者的深切理解。
“海内文章蜀党魁,蜀第一花世无匹”赞美了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而“邂逅相逢心相怜,瘴雨蛮烟污玉质”则是对友情和知音难求的感叹。
后半部分,“忆昔蒟酱筇竹枝,适与张骞遇西域”似乎是在追忆古人或历史事件,而“彼徒生事劳远人,此感与国同休戚”则是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相连的深刻体会。
接着,“屈原放废郢都丧,箕子囚奴殷录讫”可能是在引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至于“惠州未已更儋州,必欲杀之至此极”,则是对个人遭遇的无奈与悲愤。
最后,“立党籍碑封舒王,竟使大梁无社稷”可能是在批评某种政治行为,而“此诗此画系兴亡,可忍细看泪横臆”则是全诗的总结和情感的爆发。
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以及对文学艺术的赞美。通过对苏轼海棠诗后的点评,诗人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怀与时代感。
艳曲题裙,清声碎玉,消磨何限欢场。
侠骨飘灵,当时留赠萧娘。
云腴镵得如人腻,扫轻塺、澹写潇湘。
好收藏、小字星星,旧署王昌。
银钩惯寄相思札,问头陀知否?宿愿应偿。
泪眼盈盈,红丝不系柔肠。
可怜片石经尘劫,数秣陵、遗事苍凉。
最难忘、烟月妆楼,孔雀庵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