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书寂音堂壁三首·其三》
《偶书寂音堂壁三首·其三》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霜须瘴面老垂垂,瘦搭诗肩古佛依。

灭迹尚嫌身是累,此生永与世相违。

残经倦读闲凭几,幽鸟独闻常掩扉。

寝处法华安乐行,荡除五十二年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深居简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首句“霜须瘴面老垂垂”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僧人的外貌特征,霜白的胡须和病态的脸庞,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艰辛。接着,“瘦搭诗肩古佛依”则进一步刻画了僧人的精神面貌,瘦弱的身体依靠着古佛,象征着对佛教的虔诚和内心的宁静。

“灭迹尚嫌身是累,此生永与世相违”表达了僧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解脱的渴望。他不愿留痕迹于世间,认为自己的存在是一种负担,希望永远与尘世隔绝,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残经倦读闲凭几,幽鸟独闻常掩扉”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的场景,他疲倦地阅读残缺的佛经,偶尔听到远处幽鸟的鸣叫,门常常紧闭,与外界隔绝,过着孤独而平静的生活。

最后一句“寝处法华安乐行,荡除五十二年非”总结了僧人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态度。他以《法华经》为伴,寻求内心的安宁和快乐,决心清除过去五十二年的错误和烦恼,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救赎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充满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挽故知容州朝请舅·其二

利欲嗟澜倒,沈沦几缙绅。

颓波障流俗,砥柱赖斯人。

高节标时望,清风濯世尘。

圣朝公史笔,卓行传名臣。

(0)

游九峰·其二

双涧奔流战玉龙,浮屠云锁翠千重。

只将一疏传天下,大觉驴年识九峰。

(0)

挽度宗·其二

建隆成帝业,肇造宋乾坤。

永穆昔传子,慈元今抱孙。

羹墙有尧在,谟训即汤存。

血染攀髯泪,哀缠彻九阍。

(0)

赠道士湖古澹

江湖千载吊沉筒,楚俗今仍楚节供。

已分三生委鱼鳖,肯争一饱为蛟龙。

怜君客死非吾土,顾此首丘犹故封。

试问厌厌曹李辈,人间膏沐若为容。

(0)

寄罗涧谷·其二

诗去诗来只月馀,渴心顿解沃心如。

居然咫尺有万里,如此乱离无一书。

山里黄齑犹可饱,天涯白草更堪居。

汉宫旧日烟花绕,造化胡宁亦忍予。

(0)

送娄高士归渝

我无可送全椒酒,君有堪传石鼎诗。

客里归忙云亦散,吟边相忆月明知。

出山似已铸成错,煮石尤来疗得饥。

别挹未成先一笑,湖元交割付他谁。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