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亦聪明误,生憎言语非。
漫矜吾舌在,知否托身微。
日暮怜红豆,天寒赋绿衣。
年年乡国梦,空见陇云飞。
尔亦聪明误,生憎言语非。
漫矜吾舌在,知否托身微。
日暮怜红豆,天寒赋绿衣。
年年乡国梦,空见陇云飞。
这首诗以鹦鹉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与无奈。鹦鹉,以其聪明伶俐而著称,却因“生憎言语非”,即对人类的语言表达产生反感或困惑,这象征着诗人可能在人际交往中遭遇的某种困境或不被理解的状态。
“漫矜吾舌在,知否托身微”两句,诗人自问自答,表面上是在夸耀鹦鹉拥有语言能力,但实际上暗含了对自己或他人语言表达能力的怀疑,以及在社会中地位或身份的微小感。这里的“托身微”可能是指在社会中的地位不高,或是个人价值未被充分认可。
“日暮怜红豆,天寒赋绿衣”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日落时分,诗人或许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或故乡,红豆象征相思之情,而“天寒赋绿衣”则可能是诗人自己身处寒冷之中,却只能以绿衣自慰,暗示了孤独和寂寞。
最后,“年年乡国梦,空见陇云飞”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每年都在梦中回到故乡,但醒来后,只有远处的云彩飞过,象征着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无法实现的乡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鹦鹉这一形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于自我认知、社会地位、情感寄托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
身用已时危,衰残况病欺。
竟成黄犬叹,莫逐白鸥期。
东阁图书散,西园草露垂。
无因奠江上,应负十年知。
昔无刘豫州,隆中老诸葛。
所以陶彭泽,归兴不可遏。
凌熇宴功臣,旌旗蔽轇轕。
一壶从杖藜,独视天壤阔。
风吹黄金花,南山在我闼。
萧条蓬门秋,稚子候明发。
岂知英雄人,有志不得豁。
高咏荆轲篇,飒然动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