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阿出溟渤,皓魄中天发。
列宿岂不显,杳然精灵摄。
先秦收正始,六代时汩没。
夫子扬嘉馨,千载驭飙軏。
思排入渊旷,象成自昭晰。
至理中所赏,胡然见时悦。
夫子乃沉沦,纷纷亦奄忽。
六合惨淡间,微生借嘘拂。
并啸倚崆峒,苍苍极秋色。
上有三危露,芝菌芬樛结。
攀英啜其滋,虹霞动灵宅。
却笑羡门者,长生等澌沫。
纤阿出溟渤,皓魄中天发。
列宿岂不显,杳然精灵摄。
先秦收正始,六代时汩没。
夫子扬嘉馨,千载驭飙軏。
思排入渊旷,象成自昭晰。
至理中所赏,胡然见时悦。
夫子乃沉沦,纷纷亦奄忽。
六合惨淡间,微生借嘘拂。
并啸倚崆峒,苍苍极秋色。
上有三危露,芝菌芬樛结。
攀英啜其滋,虹霞动灵宅。
却笑羡门者,长生等澌沫。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五子篇(其一)》,以济南李攀龙为题,表达了对李攀龙才华的赞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纤阿出溟渤,皓魄中天发”描绘了月亮从大海中升起的壮丽景象,象征着李攀龙的才华横溢。接下来,“列宿岂不显,杳然精灵摄”将他比作星辰,虽光芒四射,但李攀龙的才华更为深邃吸引人。
诗中提到“先秦收正始,六代时汩没”,暗示李攀龙的才华在古代被埋没,直到夫子(可能指李白或王世贞自己)重新发掘和推崇。诗人赞美李攀龙的作品“思排入渊旷,象成自昭晰”,认为他的作品富含深远的哲理,值得后人欣赏。
“至理中所赏,胡然见时悦”表达了对李攀龙作品中蕴含的至高道理的赞赏,为何在当今时代能引起共鸣,令人喜悦。然而,诗人也感慨“夫子乃沉沦,纷纷亦奄忽”,暗示李攀龙虽然才华出众,但人生短暂,如同微生在暗淡的世界中寻求光明。
最后,诗人与李攀龙一同“并啸倚崆峒,苍苍极秋色”,共享自然之美,感叹“上有三危露,芝菌芬樛结”,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珍贵。诗人以“攀英啜其滋,虹霞动灵宅”表达对李攀龙作品的深入品味,同时嘲笑那些追求长生不老的人,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瞬间的精彩,而非永恒。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赞扬了李攀龙的才华,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大明悬日月,天子重人文。
宠洽丘园贲,因沾雨露新。
彤轩初召对,三策重天人。
非熊起渭水,板筑识良臣。
之子怀素略,乘时欻致身。
凤凰翔千仞,渥洼奔绝尘。
风云诚遇合,砥砺方足珍。
杯流注沧海,何以答君恩。
黄生手持明月珠,蚌胎乍剖辉天衢。
隋侯入袖不足拟,魏王照乘安所如。
携来就鬻五都市,瑕颣自恃无可指。
道路初无按剑虞,沧海竟切遗珠议。
此宝几为席上珍,灵光受妒泣鬼神。
愿君什袭无轻示,不是千金勿售人。
君且饮,我当歌,江间日出扬早波。
塞上劲雪吹胡沙,行到芜城菊未花,石头南下少人家。
此时作客讵堪陈,红霞断续垂缤纷。
匣中宝剑光芒在,古木尽落低寒云。
寒云缥缈流天外,路远迢遥不可会。
陂泽常生并蒂莲,佳人为觅同心佩。
红楼宝碗酣朝辉,何许关情久未归。
中妇流黄沾泪尽,仙郎白雪少人知。
与君历尽关山路,险阻交情难具诉。
祇将薄骨抵风尘,浪说黄金买词赋。
词赋风流未可期,西山日夕水云迟。
君归再奋雄飞翼,我归便倒高阳池。
他时更忆幽栖客,谁谓商山无桂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