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节侵农度此坡,长林丰草险偏赊。
老松倚壁盘龙爪,乱石当途列虎牙。
崖蜜采晴花作食,山禽投暝树为家。
跌驴客子今何在,瘦马蹉跎我复过。
持节侵农度此坡,长林丰草险偏赊。
老松倚壁盘龙爪,乱石当途列虎牙。
崖蜜采晴花作食,山禽投暝树为家。
跌驴客子今何在,瘦马蹉跎我复过。
这首诗描绘了跌驴坡的自然景观与氛围,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和深沉的情感。首句“持节侵农度此坡”,以“持节”二字开篇,暗示了诗人行进中的庄严与使命,同时“侵农”则透露出对当地农业活动的尊重与观察。接着,“长林丰草险偏赊”一句,通过“长林”、“丰草”描绘了跌驴坡的广阔与生机,而“险偏赊”则点出了这里的地形复杂与险峻。
“老松倚壁盘龙爪,乱石当途列虎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老松比作盘旋的龙爪,乱石比作排列的虎牙,形象地展现了跌驴坡上自然景观的壮美与险峻,同时也暗含了诗人面对艰难环境时的坚韧不拔。
“崖蜜采晴花作食,山禽投暝树为家”两句,通过“崖蜜”与“山禽”的生活习性,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跌驴客子今何在,瘦马蹉跎我复过”两句,以“跌驴客子”与“瘦马”自喻,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以及面对困难与挫折时的坚韧与自我超越。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跌驴坡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丰富的人生哲思。
清川在城下,沿泛多所宜。
同济惬数公,玩物欣良时。
飘飖波上兴,燕婉舟中词。
昔陟乃平原,今来忽涟漪。
东流达沧海,西流延滹池。
云树共晦明,井邑相逶迤。
稍随归月帆,若与沙鸥期。
渔父更留我,前潭水未滋。
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
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
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
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将军既坎壈,使者亦辛酸。
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
有怀晨昏暇,相见登眺目。
问礼侍彤襜,题诗访茅屋。
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
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
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
远水对秋城,长天向乔木。
公门何清净,列戟森已肃。
不叹携手稀,恒思著鞭速。
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
曾是不得意,适来兼别离。
如何一尊酒,翻作满堂悲。
周子负高价,梁生多逸词。
周旋梁宋间,感激建安时。
白雪正如此,青云无自疑。
李侯怀英雄,肮脏乃天资。
方寸且无间,衣冠当在斯。
俱为千里游,忽念两乡辞。
且见壮心在,莫嗟携手迟。
凉风吹北原,落日满西陂。
露下草初白,天长云屡滋。
我心不可问,君去定何之。
京洛多知己,谁能忆左思。
大夫击东胡,胡尘不敢起。
胡人山下哭,胡马海边死。
部曲尽公侯,舆台亦朱紫。
当时有勋业,末路遭谗毁。
转旆燕赵间,剖符括苍里。
弟兄莫相见,亲族远枌梓。
不改青云心,仍招布衣士。
平生怀感激,本欲候知己。
去矣难重陈,飘然自兹始。
游梁且未遇,适越今何以。
乡山西北愁,竹箭东南美。
峥嵘缙山外,苍莽几千里。
旅雁悲啾啾,朝昏孰云已。
登临多瘴疠,动息在风水。
虽有贤主人,终为客行子。
我携一尊酒,满酌聊劝尔。
劝尔惟一言,家声勿沦滓。
远游怅不乐,兹赏吾道存。
款曲故人意,辛勤清夜言。
东亭何寥寥,佳境无朝昏。
阶墀近洲渚,户牖当郊原。
矧乃穷周旋,游时怡讨论。
树阴荡瑶瑟,月气延清尊。
明河带飞雁,野火连荒村。
对此更愁予,悠哉怀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