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午梦正依稀,离绪频随柳絮飞。
廿四番风花欲半,八千里路燕难归。
瀛门天上通青琐,萝屋山中冷翠微。
不去不鸣缘底事,眼前梅雨又侵衣。
池塘午梦正依稀,离绪频随柳絮飞。
廿四番风花欲半,八千里路燕难归。
瀛门天上通青琐,萝屋山中冷翠微。
不去不鸣缘底事,眼前梅雨又侵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午后的梦境与现实中的离愁别绪。首句"池塘午梦正依稀",以池塘边的梦境为引子,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情感的波动。"离绪频随柳絮飞",柳絮飘飞象征着无尽的离别之感,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
接下来的两句"廿四番风花欲半,八千里路燕难归",通过描述春风吹过二十四番(代表四季更替),花朵凋零大半,以及远行的燕子难以归巢,进一步渲染了时空的辽阔和归乡之难。
"瀛门天上通青琐,萝屋山中冷翠微",诗人将目光转向远方,想象自己如同燕子般渴望飞越瀛门(可能指京城的宫门),但山中的小屋却显得孤独而冷清,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最后,"不去不鸣缘底事,眼前梅雨又侵衣",诗人不解为何自己无法离去,只能在梅雨季节里默默承受,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哀愁,同时也寓言了生活的困境和内心的苦闷。
整体来看,这首《归思》以细腻的笔触,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强烈的归乡之情和现实的无奈,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繄古道之久混兮,谓渭浊而泾清。
耳所适以是悦兮,纷瓦釜兮雷鸣。
岂大雅之不作兮,由世尚之所徵。
何独子之好古兮,得非姱节而特行。
念朱弦之既绝兮,岂鸾胶之足凭。
谅吾朴之弗凿兮,又何恤乎亏成。
振寥寥之孤响兮,嗟彼聋俗。
而畴顾当郑卫之声哇兮,乃独唱乎咸濩。
惟心游于太古兮,发冲泊之天趣。
将抱瑟而从之兮,爰写余之中素。
伫落月之遗音兮,渺松风于秋曙。
观光荦荦京华客,十千沽酒春壶碧。
酒酣濯足新丰歌,眼底嵩华沧溟窄。
欣然一笑来我傍,共谈诗传春风香。
兴豪磊落出奇语,骊珠落袖摇光芒。
不须偃蹇衡门里,气槩匣中三尺水。
名驹未肯伏盐车,会见权奇日千里。
霜横空兮气凝肃,风惊沙兮声簌簌。
送游子兮西还,膏吾车兮渡泸曲。
子之家兮岷峨,西行万里兮居将卜。
蜀道难兮猿攀,缘峡水怒兮龙喷薄。
顾万钟兮焉求安,一瓢兮自乐。
田宽閒兮涧阿,山窈深兮盘谷。
钓清溪兮友吾鸥,歌白石兮饭吾犊。
食无鱼兮不如归,返屠羊兮分自足。
嗟岁年兮迟暮,念众芳兮摇落。
嗟聚散兮须臾,将气谊兮永托。
歌击节兮尽欢,属离觞兮更酌。
渺余怀兮何言,溯孤云兮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