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其三》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其三》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我诗无所师,意略与古同。

豪士见之笑,寒苦啼秋虫。

采菊忽见山,不辨南与东。

奇句忽天来,目断孤征鸿。

岂有学圣贤,而不忍饥穷。

(0)
注释
我诗:我的诗歌。
无所师:没有特定的老师。
意略:大致。
古同:古人相同。
豪士:豪放的人。
笑:嘲笑。
寒苦:寒酸困苦。
啼秋虫:像秋天的虫鸣。
采菊:采摘菊花。
忽见山:忽然看见山峦。
不辨:分辨不清。
南与东:南北方向。
奇句:奇妙的句子。
忽天来:仿佛从天而降。
目断:目光追随到。
孤征鸿:孤独的大雁。
岂有:怎会有。
学圣贤:学习圣贤之道。
而不:却。
忍饥穷:忍受饥饿贫穷。
翻译
我的诗歌没有特定的老师,意境大致和古人相同。
豪放的人看到它会嘲笑,因为其中充满了寒苦,就像秋天的虫鸣。
在采摘菊花时,忽然看见了山峦,分辨不清南北方向。
奇妙的句子仿佛从天而降,目光随着孤独的大雁远去。
怎会有学习圣贤之道,却无法忍受饥饿贫穷的人呢?
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意境高远。开篇“我诗无所师,意略与古同”表明诗人的自信和其诗歌风格与古代相通。接着“豪士见之笑,寒苦啼秋虫”写出了诗人面对世俗豪杰的轻视,却不为所动,只感受到秋天的凉气和蚊虫的烦扰。

中间两句“采菊忽见山,不辨南与东”则是借景生情,表达了诗人在采摘菊花时突然看到山峦,而分不清方向,这既描绘了一种迷茫的情境,也隐喻着诗人的心路。

“奇句忽天来,目断孤征鸿”一句中,“奇句”指的是出乎意料的佳作,“目断孤征鸍”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这些佳作时,那种视线被切断,只能目送远去孤独的雁群。

最后两句“岂有学圣贤, 而不忍饥穷”抒写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之道的追求,以及对待困顿生活态度的坚持。这里面透露出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意象与情感的展开,塑造了一位淡泊明志、自信从容的诗人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与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火记歌并序·其十

月合天刚至,风生荠麦芽。

土公亲祭祀,埏埴养金砂。

桂影圆霄汉,曦和韵紫霞。

鸿来玄鸟去,将见水中楂。

(0)

山居

犁锄阔地烧侵云,焰猛冲岩迸鹿群。

鼙鼓静时长霸国,战争无事感明君。

啼猿响树寒山碧,宿鸟喧巢夜雾曛。

梯崄上岩缘路去,院僧敲磬晓来闻。

(0)

井诗

浅深人莫测,高下索应知。

(0)

颂云门三句语并馀颂十二首·其二截断众流

堆山积岳来,一一尽尘埃。

更拟论玄妙,冰消瓦解摧。

(0)

待月

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

(0)

偈颂并序·其三十九

万般施设不如常,又不惊人又久长。

如常恰似秋风至,无意凉人人自凉。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