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岭如苔。烟霄外,森然万古云胎。
夜堂清磬,疑自石壁中来。
此地唐年仙子会,寺门巨茯手亲栽。
认磨崖,杜宇二月,红上瑶台。
盘盘苍龙瘦脊,合乱山嫩绿,海气浮杯。
太清坛上,人在第一蓬莱。
群真定朝绛阙,算碧落、芙蓉花正开。
沧桑感,剩四围丹气,霞护天台。
翠岭如苔。烟霄外,森然万古云胎。
夜堂清磬,疑自石壁中来。
此地唐年仙子会,寺门巨茯手亲栽。
认磨崖,杜宇二月,红上瑶台。
盘盘苍龙瘦脊,合乱山嫩绿,海气浮杯。
太清坛上,人在第一蓬莱。
群真定朝绛阙,算碧落、芙蓉花正开。
沧桑感,剩四围丹气,霞护天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卷,以仙境般的瑶台仙人山为背景。"翠岭如苔",形象地写出山色的青翠与湿润,仿佛覆盖着一层翠绿的苔藓。"烟霄外,森然万古云胎",则展现了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的神秘景象。
诗人将注意力转向了历史悠久的仙人寺,"唐年仙子会"暗示了寺庙的古老和仙灵之气。"寺门巨茯手亲栽",通过巨茯这一神话元素,增添了神秘和传奇色彩。"杜宇二月,红上瑶台",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仙境的瑰丽。
接下来,诗人笔触转向山势,"盘盘苍龙瘦脊",形容山脊如龙脊般蜿蜒,"合乱山嫩绿,海气浮杯",则描绘了山峦叠翠,海气蒸腾的壮丽景色。"太清坛上,人在第一蓬莱",将读者带入道教仙境,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感慨时光变迁,"沧桑感,剩四围丹气,霞护天台",表达了对自然永恒和历史沧桑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仙人山的深情守护。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传说,展现出作者对仙人山独特风貌的赞美和对道教文化的敬仰。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风雪惊初霁,水乡增暮寒。树杪堕飞羽,檐牙挂琅玕。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销残。渐看低竹翩翻。清池涨微澜。
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欢。梅花耐冷,亭亭来入冰盘。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放杯同觅高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