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帘疏雨溟濛,暗尘轻傍幽阶敛。
横塘侧径,凌波小袜,应怜薄染。
燕觜芹香,马蹄花碎,记黏春感。
甚因缘却在,墙阴阑角,被斑驳,苔痕点。
不弃托根萧艾,好滋培,蕙畦兰畹。
雪迷鸿爪,禅心沾絮,嫩晴初闪。
芳草连天,夕阳满地,倚楼凄黯。
似而今滑滑,真行不得,乱山云掩。
一帘疏雨溟濛,暗尘轻傍幽阶敛。
横塘侧径,凌波小袜,应怜薄染。
燕觜芹香,马蹄花碎,记黏春感。
甚因缘却在,墙阴阑角,被斑驳,苔痕点。
不弃托根萧艾,好滋培,蕙畦兰畹。
雪迷鸿爪,禅心沾絮,嫩晴初闪。
芳草连天,夕阳满地,倚楼凄黯。
似而今滑滑,真行不得,乱山云掩。
这首《采桑子》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期徐树铮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雨后庭院的清新画面。"一帘疏雨溟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细雨如帘的朦胧景象,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微妙情绪。"暗尘轻傍幽阶敛",暗示了雨后的洁净与宁静。
接下来,词人通过"横塘侧径,凌波小袜,应怜薄染",描绘了春天的脚步,女子轻盈走过,足下小袜沾染了春泥,流露出一丝怜惜和春意。"燕觜芹香,马蹄花碎"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燕子衔芹,马蹄踏过花瓣,皆是春日生动的细节。
然而,词意转向了孤寂与失落,"甚因缘却在,墙阴阑角,被斑驳,苔痕点",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墙角的斑驳和苔痕,象征着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不弃托根萧艾,好滋培,蕙畦兰畹",借植物的坚韧生长,寄寓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
"雪迷鸿爪,禅心沾絮,嫩晴初闪",以雪融化鸿爪和禅心沾染柳絮的意象,暗示了生活的淡然和心灵的净化。"芳草连天,夕阳满地,倚楼凄黯",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落寞景色,诗人倚楼远望,内心充满哀愁。
最后,"似而今滑滑,真行不得,乱山云掩"以滑不留足的山路隐喻人生的艰难,乱山云遮,象征前途迷茫,诗人感叹行路难,心境悲凉。
整体来看,徐树铮的这首《采桑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景,同时也融入了深沉的人生哲理,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