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组归田学杜门,龙钟一老敢称尊。
衰年黄卷仍为伴,故物青毡幸尚存。
差喜足音到空谷,相携佳句倒芳樽。
最愁风雨中秋夜,莫共乘槎贯月论。
解组归田学杜门,龙钟一老敢称尊。
衰年黄卷仍为伴,故物青毡幸尚存。
差喜足音到空谷,相携佳句倒芳樽。
最愁风雨中秋夜,莫共乘槎贯月论。
这首清代郑用锡的诗表达了诗人解职归乡后的闲适生活与对友情的珍视。首句“解组归田学杜门”描绘了诗人卸下官职,效仿杜甫隐居田园的决心。次句“龙钟一老敢称尊”则以自谦之词,描述自己虽年迈但不敢妄自尊大。
第三句“衰年黄卷仍为伴”,表明诗人晚年以书籍为伴,享受阅读的乐趣,显示出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问的坚守。第四句“故物青毡幸尚存”则流露出对旧物的怀旧之情,暗示生活的简朴与珍惜。
第五句“差喜足音到空谷”表达诗人对于朋友来访的欣喜,即使在偏远之地,听到友人的声音也倍感欣慰。第六句“相携佳句倒芳樽”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品酒论诗的场景,共享文学之乐。
最后两句“最愁风雨中秋夜,莫共乘槎贯月论”则寓含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担心在风雨交加的中秋之夜,不能如古人登舟邀月般畅谈理想,流露出淡淡的忧虑和对相聚时光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归隐生活的恬淡,又有对友情的深厚,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晓上孤城最上峦,山亭小筑白云端。
撑天雪饱松枝古,匝地霜侵石骨寒。
海鹤啸风千顷渺,林猿啼月五更残。
登临领取东南胜,放眼凌虚四望宽。
平堤含夕景,烟树半模糊。
乘兴晚唤渡,一叶如飞凫。
正值风色好,渡海如渡湖。
千丈澄素练,十幅挂轻蒲。
沙鲲明渔火,红影透菰芦。
上乱星斗宿,纷射鼋鼍居。
水气摩荡之,散作千骊珠。
横空一钩月,堕入昆崙毹。
似欲钓六鳌,惊走小䲓鰅。
须臾近彼岸,潮退泥沙淤。
沧海幻桑田,轣辘驾牛车。
尔时夜气静,万籁归虚无。
栩栩不自觉,恍惚凌仙壶。
归来犹认梦,好手谁绘图。
我夙抱游癖,而为缁尘污。
翻身六合外,乃得纵所如。
因悟天地大,到处皆蘧庐。
心清境自适,底用恋乡闾。
嗤彼井中蛙,局局徒拘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