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五发鼍江之百宜喜诸山不染腥尘而有作》
《十五发鼍江之百宜喜诸山不染腥尘而有作》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删]韵

飞烟处处网寒山,幽客临风乍浣颜。

所恃林峦多郁确,始教泉石并深閒。

千峰爽气相回薄,一片秋光自往还。

便合从兹招隐士,淹留宁假桂枝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水之间的静谧与和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首句“飞烟处处网寒山”,运用比喻手法,将飘渺的烟雾比作网,形象地描绘出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幽客临风乍浣颜”一句,通过“幽客”这一意象,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仿佛是山中的一位隐士,在微风中洗涤心灵,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所恃林峦多郁确,始教泉石并深閒。”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强调了山林的茂密和岩石的深邃,以及它们带给人心灵的宁静与安逸。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千峰爽气相回薄,一片秋光自往还。”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千峰之间,清爽的空气相互交融,一片秋色在其中自由流动,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这种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也更富有层次感。

最后,“便合从兹招隐士,淹留宁假桂枝攀。”诗人在此表达了希望邀请志同道合的隐士一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愿意长久地留在这里,无需借助外物(如桂枝)来装饰或点缀,纯粹地享受自然带来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赠陈维藩还楚

两都作客今怜汝,三楚逢人定忆家。

登阁郢云连大别,开门湘水隔长沙。

王孙一笑挥如意,国士相看赠莫邪。

狗监悬知能引荐,马卿词赋不须嗟。

(0)

闻黎惟敬南归

故人犹未达,倦翼又南飞。

上国丹霄远,明时白社归。

风波劳役久,辞赋与时违。

弛担惟书卷,还家尚布衣。

饭牛中夜叹,歌凤此时非。

桑柘孤村暗,渔樵一径微。

病躯亲药裹,高枕对荆扉。

月出期僧惯,庭閒过客稀。

蓝田堪屏迹,汉圃且忘机。

予亦无媒者,行歌共采薇。

(0)

黄幼章赴试南宫夜雨枉别

不尽中心约,须臾袂易分。

雨深孤骑去,木落万山闻。

霜雪堪兰佩,关河自雁群。

玄成还世业,凭尔报明君。

(0)

答彦国士鹄

故人书总至,忆我钓渔矶。

独抚孤松坐,闲看双燕飞。

抄方劳客寄,送米待僧归。

住岳何年约,唯应共采薇。

(0)

送梁思伯二首·其一

神鲤乘波化,翔鶤待风游。

丈夫志四海,岂能甘一丘。

骊驹驾在门,我友适燕州。

殷勤挈尊酒,饮饯城南楼。

顾瞻两鸳鸯,将离难久留。

匪无新相知,孰如故绸缪。

行役不可辞,道路非所忧。

赠子古别离,佩子双吴钩。

勖哉树芳绩,佳期岂无由。

(0)

书自然上人卷

面壁荒山廿载馀,静中端的见真如。

从今信脚无拘束,一任行云过太虚。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