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通春秋,启迪诚善矣。
家居属有疾,拥经而前视。
永平有实政,重道复如是。
十岁通春秋,启迪诚善矣。
家居属有疾,拥经而前视。
永平有实政,重道复如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仅十岁的孩童,对《春秋》这部经典著作有着深入的理解与热爱。在家中有人患病时,他主动拿起经书,前去照料,展现了其孝顺与智慧并存的品质。诗中提到的“永平”可能指的是某位君主或地方官员,通过施行仁政,再次强调了重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诗的结构严谨,语言简洁,通过具体的情境展现人物性格和时代背景,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弘历作为清朝的皇帝,以这样的诗句表达出对年轻学子的关怀与教导,强调了知识与道德并重的价值观。
叠石峰前二老僧,相逢一笑见真情。
社中对酒日初永,林下围棋秋始清。
尚拟维摩眠丈室,遽惊圆泽厌浮生。
通幽亭冷西楼古,过客伤心涕泪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