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天台二僧还西域》
《送天台二僧还西域》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挂锡同霞峤,归帆并海涯。

云侵秦碛远,路转蜀台斜。

翠竹空中相,青莲定里花。

谁知双大士,持钵渡流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僧人返回西域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意境。首联“挂锡同霞峤,归帆并海涯”以“挂锡”和“归帆”为意象,分别象征两位僧人的修行生活与即将结束的旅程,同时将他们置于霞光与大海的广阔背景之中,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颔联“云侵秦碛远,路转蜀台斜”则通过“云侵”和“路转”的动态描写,展现了僧人们旅程的遥远与艰难,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内心坚定的信念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秦碛与蜀台,分别代表了古代中国东西方向的地理特征,进一步强调了旅程的广袤与挑战。

颈联“翠竹空中相,青莲定里花”运用了“翠竹”与“青莲”这两个富有禅意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僧人们可能经过的自然景观,也暗喻了他们内心的宁静与修行的成果。翠竹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青莲则代表着清净与解脱,两者相映成趣,寓意深刻。

尾联“谁知双大士,持钵渡流沙”以“双大士”指代两位僧人,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品德与非凡智慧的赞美。持钵渡流沙,既是对僧人修行之路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他们克服困难、追求真理精神的高度赞扬。这一句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对僧人旅途艰辛与最终成就的感慨,充满了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旅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们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崇高理想,以及在艰难险阻中保持坚定信念的勇气。诗中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佛教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净化的艺术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僧侣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清平乐

风梭织雨,萍叶篱根聚。

水满兰桡应断渡,昨夜梦魂来去。

春衫起样休宽,偷描一一轻鸾。

将息酿花天气,凭他料理馀寒。

(0)

虞美人

青山渐渐围天尽。峡口春难认。渺茫烟树带渔村。

愁见白云红叶又黄昏。沙鸥贴水随波远。

吹笛教飞断。炊烟欲湿雨来时。

恨尔衔鱼高下不曾知。

(0)

百字令.甲子元日,试桃杯,杯以匏为之,是魏里柯寓匏所贻

野亭春暖,喜雨声初歇,莺歌元日。

满酌西王宜寿酒。正有千年仙核。

却是笙匏,天边独处,星宿同无匹。

椒花盛取,玉杯惭尔多质。

蚤共五色勾连,甘瓜子母,硕大成秋实。

叶佐晨羞餐未厌,忘却盘无肥炙。

制就双卮,殷勤我友持作高堂物。

小儿方朔,自今何用偷得。

(0)

人月圆.二首·其二

秋蟾光满珊洲水,人驾彩舟来。

刘家三妹,诗香赋艳,闺阁仙才。

糟糠单薄,松枝未老,蕙草先摧。

无因魂返,珊珊细步,灯下徘徊。

(0)

霜天晓角.遗镜

流尘久入,点点残脂湿。

莺影至今犹在,凭香露,掩馀泣。独立花半执。

月中追不及。蟾兔料应相伴,桂树下,敛裙褶。

(0)

多丽.初夏同雪持南水放庵游南岳小憩枫隐寺

弄微风,城南卖酒旗偏。

且屏当、笛床棋局,停桡第五桥边。

岭濛濛、如将著雨,波细细、尚未成烟。

妙欲生香,空能酿翠,人家四月焙茶天。

迤逦处、松脂石骨,碧暗寺门前。

僧寮好、窗中篱笋,厨下山泉。

试低回、亭台金粉,曾经烘染多年。

画廊欹、半龛佛火,雕栏换、一抹寒田。

谁向行人,频提往事,小楼莺语最轻圆。

支颐久、危冈乱木,暝色渐苍然。

徐归去、群峰殢我,晚髻尤妍。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