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岐阳三首·其三》
《岐阳三首·其三》全文
金 / 元好问   形式: 七言律诗

眈眈九虎护秦关,懦楚孱齐几上看。

禹贡土田推陆海,汉家封檄自天山。

北风猎猎悲笳发,渭水萧萧战骨寒。

三十六峰长剑在,倚天仙掌惜空闲。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好问的《岐阳三首(其三)》,通过描绘历史场景与自然景观,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首句“眈眈九虎护秦关”,以“眈眈”形容虎视眈眈之态,形象地描绘出九个守卫者守护着秦国边关的壮丽景象,暗含着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怀念。

“懦楚孱齐几上看”,对比弱小的楚国和齐国,似乎在历史舞台上被忽视,暗示了弱国在强敌面前的无力与无奈。

“禹贡土田推陆海,汉家封檄自天山”,这两句追溯历史,禹贡时代土地辽阔,汉家的檄文从天山传至四方,表达了对古代疆域广阔和统一政权的向往与赞美。

“北风猎猎悲笳发,渭水萧萧战骨寒”,北风吹过,悲笳声声,渭水边的战骨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凄凉,这一景象既是对战争残酷的描述,也是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三十六峰长剑在,倚天仙掌惜空闲”,三十六座山峰仿佛是长剑直指苍穹,但仙掌却只能空闲,寓意着虽有雄才大略,却无法施展,表达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和自然景观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英雄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作者介绍

元好问
朝代:金

猜你喜欢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扬州刘原甫舍人

东望淮海间,恨无鸿鹄羽。

鸿鹄日已飞,风雪岁将暮。

忆听谈老庄,达生无恐惧。

我今齿发疏,何异树有蠹。

离别不必道,俛仰已成故。

书问虽懒为,梦寐则往屡。

乘桴思仲尼,好勇惭季路。

愿希隆中卧,不是邀三顾。

二公廊庙才,酬寄封尺素。

皋夔久相称,舜禹时已遇。

举杯向明月,此意聊可寓。

(0)

问答·其一

金凿落,留赠行人须满酌。

银瓶况有宜城醪,及取春风花照灼。

(0)

至灵壁镇于许供奉处得杜挺之书及诗

去冬过寻历阳守,江沙半遮当利口。

口头沙蹙浪如山,浦溆排舟鱼贯柳。

却畏浪高难苦留,闻解符来时不久。

平明挂席入扬州,主人酿成百斛酒。

酒上玉蛆如笑花,一日倒空罂与缶。

主人亦欲君旧友,请我迟君同此首。

清明君果渡江至,与君继舳曾无负。

过淮风紧到洪泽,使人助我如臂肘。

暮春溯汴汴流涩,自假轻航去如走。

千忧万阻经灵壁,留书津吏情何厚。

副之佳句二十言,文昌光芒夜侵斗。

平时相恤以此稀,缓急求之更难有。

风牵月挽望符离,水馆野亭能驻不。

葛巾轻服约登步,葱?冷淘誇其滫。

书中不说王平甫,应又先行君在后。

我今趁君君趁王,趁入大梁须执手。

(0)

几道隰州判官

清晓赴国门,西风生早凉。

天地大道出,苑树短亭傍。

相看车马色,共照池水光。

举酒酒非浅,明朝谁重觞。

话别语难尽,去后空回肠。

计彼行路远,几日至洛阳。

洛阳多旧友,一一道相望。

失意非憔悴,怀昔无悲伤。

无由恋中国,不久之南方。

音书傥能问,鸿雁亦将翔。

此外念出处,便为参与商。

到官秋节晚,塞近百草黄。

定随刘武威,校猎赤土岗。

余方枫林下,野艇泛沧浪。

弄月江波阔,罥衣菱荇香。

虽知各有适,未免涕沾裳。

操袂却引顾,烟芜平夕阳。

独回唯鸟影,相与过林塘。

朋游顿兹减,客心仍未央。

(0)

九月十一日下昭亭舟中

平生山野性,坐卧爱流水。

适从昭亭来,兴自明河起。

小舟浮轻槎,身入星辰里。

饮牛谁家郎,照鬓谁家子。

隔岸心相望,翻然洲鹊喜。

滩头磷磷石,欲赠畏指毁。

留取自支机,成都无卜士。

(0)

黄池月中共酌得池字

将归谢公郡,喜见阮家儿。

但对月和水,那能酒似池。

衰形疑镜照,葆鬓怯霜吹。

宿雁不堪托,乡人知未知。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