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平渺渺草萋萋,远目非昏望欲迷。
敢以安閒侵白鸟,聊将衰病照清溪。
百年无事双蓬鬓,万里归心独杖藜。
徙倚无人见牢落,水流东去夕阳西。
波平渺渺草萋萋,远目非昏望欲迷。
敢以安閒侵白鸟,聊将衰病照清溪。
百年无事双蓬鬓,万里归心独杖藜。
徙倚无人见牢落,水流东去夕阳西。
这首诗描绘了清溪亭边的宁静景色和诗人的心境。首句"波平渺渺草萋萋",通过"波平"和"草萋萋"展现出水面平静如镜,岸边草木茂盛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远目非昏望欲迷",写诗人远眺远方,视线似乎被美景所迷惑,流露出对自然的深深沉醉。
"敢以安閒侵白鸟",诗人自谦地说,他的悠闲心态甚至打扰到了在水面上飞翔的白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聊将衰病照清溪",诗人借清溪之水映照出自己衰老多病的身影,流露出淡淡的忧郁和自我反思。
"百年无事双蓬鬓,万里归心独杖藜",诗人感慨岁月匆匆,自己已年迈,只能拄杖独行,心中满是对故乡万里之外的深深思念。"徙倚无人见牢落","牢落"形容孤独落寞,诗人独自徘徊,无人理解他的寂寥。最后,"水流东去夕阳西"以流水和落日的意象收束全诗,寓言人生如流水,时光易逝,夕阳西下,更显诗人内心的苍凉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情感深沉而内敛。
杨烈妇,情可伤,生平雅操冰与霜。
小姑作逆诚无良,众人默默将谁匡。
直言为姑陈,丹心照中堂。
不惜一人生,大义或可扬。
何意触姑怒,青蝇白璧反无光。
抱我寸心曲,终始谁能详。
死以天下事,辱为小姑偿。
彼苍不堕泪,万古摧肝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