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所尚者,行善与文章。
用舍何尝定,枯荣未易量。
干求便黾勉,得失是寻常。
外物不可必,其言味甚长。
儒家所尚者,行善与文章。
用舍何尝定,枯荣未易量。
干求便黾勉,得失是寻常。
外物不可必,其言味甚长。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长子伯温失解以诗示之》,主要探讨了儒家伦理和人生哲理。诗人强调了儒家重视的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品行的修养,即行善;二是学问文章的追求。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能否得到官位或财富("用舍何尝定,枯荣未易量"),成功与失败都是生活常态("得失是寻常")。诗人进一步指出,外界的机遇和结果并非必然,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物所左右("外物不可必"),这样的见解富有深意,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整体上,这首诗寓教于诗,富有哲理。
欲知得性所,来寻仁智情。
气爽山川丽,风高物候芳。
燕巢辞夏色,雁渚听秋声。
因兹竹林友,荣辱莫相惊。
相见不相暌,一留日已西。
轩凉庭木大,巷僻鸟巢低。
背俗修琴谱,思家话药畦。
卜邻期太华,同上上方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