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名久已入昭忠,血食千年俎豆崇。
职忝奉常襄祀列,每从酾酒挹馀风。
芳名久已入昭忠,血食千年俎豆崇。
职忝奉常襄祀列,每从酾酒挹馀风。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孟邵为纪念恩赠中宪大夫前崇庆州牧常理斋所作的爱吟草之一部分。通过“芳名久已入昭忠,血食千年俎豆崇”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常理斋高尚品德和忠诚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其功绩的长久铭记与崇敬。接下来,“职忝奉常襄祀列,每从酾酒挹馀风”则表明诗人作为奉常之职的一员,参与祭祀活动时,总是能感受到常理斋留下的余韵与精神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常理斋个人成就的颂扬,也体现了对古代官员忠诚奉献精神的推崇,以及后人对先贤事迹的缅怀与传承。诗中蕴含的情感深沉而庄重,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楷模的尊敬与追忆。
心星转坤维,芳荣遽销谢。
玄蝉号树间,蟋蟀吟幽榭。
商飙荡陵苕,物性随时化。
瞻彼孤飞鸿,游戏清澜下。
霜霰既以违,唼藻何雍暇。
微禽尚有适,而我独悲咤。
志士惜流光,哀歌达长夜。
愧无鲁阳德,何以回羲驾。
太滇以西三巨石,错列荆榛对孤驿。
文彩天开海岳图,面面晶光盈十尺。
吁嗟此石生点苍,云谁置之古路傍。
停车顾盼日将晏,仆夫语罢泣数行。
往年天子新明堂,厥材万国争梯航。
燕山之石白胜玉,何求此物劳要荒。
守臣当日功名亟,檄书夜飞人屏息。
程途初不计山溪,男妇征佣无汉僰。
鞭石难寻渤海神,凿山谁是金牛力。
那许终朝尺寸移,积尸道上纷如织。
中兴令主尧舜姿,一苇圣德超茅茨。
天门万里竟不知,几使黔南无孑遗。
君不见旅獒古训老臣策,枸酱虽甘亦何益。
三石?砑风雨深,千载行人增叹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