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马姬湘兰所画兰竹卷》
《题马姬湘兰所画兰竹卷》全文
明 / 王醇   形式: 古风

寒映秋芳数枝玉,冰绡宛是湘江曲。

能使湘灵怆别魂,瑶瑟泠泠怨秋绿。

霓裳奔月留难住,锦衾红烛生愁绪。

墨花化作秦淮云,犹向妆楼日来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nglánsuǒhuàlánzhújuàn
míng / wángchún

hányìngqiūfāngshùzhībīngxiāowǎnshìxiāngjiāng

néng使shǐxiānglíngchuàngbiéhúnyáolínglíngyuànqiū绿

shangbēnyuèliúnánzhùjǐnqīnhóngzhúshēngchóu

huāhuàzuòqínhuáiyúnyóuxiàngzhuānglóulái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醇的《题马姬湘兰所画兰竹卷》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富有情感的画面。首句“寒映秋芳数枝玉”,以“寒”字渲染出秋意,将玉般的兰花比喻为秋日里的几点芳华,形象生动。次句“冰绡宛是湘江曲”,进一步将兰花比作湘江的透明薄纱,暗示其清雅如湘水之滨。

“能使湘灵怆别魂”一句,引入了湘妃的传说,表达兰花能唤起人们对离别之情的共鸣,仿佛湘灵也为这幽香所触动,凄然伤怀。接下来,“瑶瑟泠泠怨秋绿”通过瑶瑟的哀音,描绘出一种秋夜的寂寥与哀怨。

“霓裳奔月留难住”则借嫦娥的典故,表达兰花的孤高和难以留住的美好,如同霓裳仙女般飘逸不羁。而“锦衾红烛生愁绪”则转而描绘观者在红烛下对画中兰花的沉思,流露出淡淡的忧郁。

最后两句“墨花化作秦淮云,犹向妆楼日来去”,以墨花象征兰花的淡雅,它化作秦淮河畔的云彩,似乎在每日的晨昏中,依然如妆楼女子般在人间与仙境间徘徊,增添了诗的意境和韵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兰花为载体,融合了丰富的意象和传说,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美的独特感受和对人世情感的细腻描绘。

作者介绍

王醇
朝代:明

明南直隶扬州人,字先民。弱冠善辞赋,性放荡不羁,从季父游京师,日醉市楼,挟妓走马。大将军麻贵阅兵,醇轻裘快马,驰突演武场,引弓破的,矢矢相连属,又舞双剑如飞。大将军欲用之。笑谓:“家本书生,聊用游戏耳。”后归扬州慈云庵为僧。有诗集,深情孤诣,秀句错出,澄怀观道,超然有得。
猜你喜欢

香篆

明明印板脱将来,簇巧攒花引麝煤。

不向死灰然活火,此中一线若为开。

(0)

月巢

小小一枝足,寥寥万象空。

踢翻旧窠窟,谁在月明中。

(0)

十六夜月

今宵较些子,犹自胜闲时。

圆缺有常守,阴晴无定期。

伊人纷好恶,嫌镜改妍媸。

玉臼药长在,霜蟾家不移。

金波仍眩转,掌露尽华滋。

连璧何妨晚,修轮莫问迟。

才逢桂殿冷,便结庾楼知。

十事九违意,浮生几展眉。

渊明十日菊,苏子一联诗。

不是心如月,安知月不亏。

(0)

泣姜贫乐谢长兴长赵可斋·其二

金尽骅骝死,交游散似云。

五穷逐不去,百拙巧难分。

竹唁梅疏友,鸥随鹭吊群。

未铭先传散,勒遍霅川濆。

(0)

杲无外枝巢

树下无三宿,人间僦一单。

房新蜂最乐,巢旧燕知难。

云幌涵秋冷,蟾枝踏月残。

朱门空锁宅,多是别人看。

(0)

长门怨·其一

拜月归来剪绛灯,误占灯喜望承恩。

断魂薄命如初月,缺尽团团只一痕。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