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章枢密西斋》
《和章枢密西斋》全文
宋 / 黄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公馀谁解憩劳生,不动天机性自灵。

道骨对山尤更好,梦魂闻雨易为醒。

谩抛芽雪归仙鼎,只把筌蹄看圣经。

还顾一源无去住,双梧惟有翠盈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公务之余寻求心灵宁静的文人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首联“公馀谁解憩劳生,不动天机性自灵”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在公务之余寻求心灵的休息与解脱,表达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然。这里的“不动天机性自灵”,意味着即使在忙碌中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智慧,体现了高远的人生境界。

颔联“道骨对山尤更好,梦魂闻雨易为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面对自然山水,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净化,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而“梦魂闻雨易为醒”,则暗示了在自然的洗礼下,心灵得以觉醒,摆脱了尘世的束缚与困扰。

颈联“谩抛芽雪归仙鼎,只把筌蹄看圣经”则展示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执着与深思。这里“谩抛芽雪归仙鼎”可能象征着放弃世俗的纷扰,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只把筌蹄看圣经”则表明了诗人对经典文献的深入研究与理解,以此作为精神寄托与指引。

尾联“还顾一源无去住,双梧惟有翠盈庭”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认同。这里的“一源无去住”意味着心灵的归宿,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始终保持着平静与和谐。“双梧惟有翠盈庭”则以自然之景映衬内心的宁静与生机,强调了自然与心灵的和谐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在公务之余寻求心灵宁静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与经典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黄裳
朝代:元

猜你喜欢

七十自寿·其十一

渐台未败焰恢张,竟有征书到草堂。

不许杜微甘寂寞,似云谢胐善文章。

胁污阳托怜才意,却聘阴怀觅死方。

彻幸未蒙投阁辱,苟全性命托穷苍。

(0)

古柏庵

高干枝稀似立虬,裂柯横草翠还抽。

七株嘉庆三年看,更历人间几百秋。

(0)

送香亭重赴岭南

昔君溟海我燕京,万里相逢建业城。

草绿冶亭同策杖,花明江阁拥弹筝。

东山未可留安石,南越重须见陆生。

又送离帆天际望,自垂白发入柴荆。

(0)

癸丑重九无樽酒之会往问袁香亭同年亦独居寂然乃邀登雨花台临眺至暮香亭有诗和之二首·其二

君解铜符五六年,逢余黄发白门前。

弹冠旧侣真无几,策杖清郊尚有缘。

俯踞小亭衰草地,仰思高座雨花天。

两翁自爱寻荒迹,岂必龙山会众贤。

(0)

黄慎雨景

数椽深壑架茅茨,乱木霾云出谷迟。

忽听后岩飞瀑急,四山风雨已多时。

(0)

夏昼斋居三首·其一

中庭荣夏木,霭此南荣幽。

微风汎其阴,好鸟鸣相求。

乍聆已可怡,移时复悠悠。

未知古与今,此意有迁不。

愿言观吾生,托与万物游。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