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桃李怯风雨,春事一年浑得晴。
燕子欲相牵率去,踏青吾不敢徒行。
小园桃李怯风雨,春事一年浑得晴。
燕子欲相牵率去,踏青吾不敢徒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场景,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小园桃李怯风雨"一句,通过桃李在风雨中的摇曳,传达出一种脆弱与不稳定的美丽。这里的“怯”字用得非常贴切,既形容了植物在风雨中挣挣难安的状态,也暗示了一种生命力微弱但仍坚持生长的意象。
"春事一年浑得晴"则是对整个春天活动总结的一句。"浑"字有混沌、浑厚之意,表明春天的万物复苏、花开花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大背景,而诗人所关注的是这个大背景中的一个个体感受,即便是风雨,也不妨碍春日的美好。
接下来的"燕子欲相牵率去",燕子的出现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活泼。燕子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季节变迁和生活的流转,而“牵率”则传递出一种随波逐流、顺应自然之意。
最后,“踏青吾不敢徒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爱护。"踏青"即踏在青草地上,是春日游走的常态,但“吾不敢徒行”却显示出一种节制与自觉,似乎是在说,即使是在大自然中,也要有所为而 为之,不可恣意妄为。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以及个人行为节制的一种深刻体悟。
麦芒焦,桑椹紫,田家夫妇忙欲死。
蚕入簇,麦登场,夫妇饱煖孰可当。
道旁书生空有妇,不蚕而衣真汝负。
功名富贵老不来,书剑风尘一生误。
何时郎买百株桑,身耕妇织策最良。
董生莫厌徵租吏,苏子无由黑貂弊。
嗟余何不辰,备极生人凶。
偶全摺胁范,屡脱南冠钟。
再醮亦何为,孙枝发枯桐。
鬼犹果求食,宁吐杀与丰。
两儿如我长,无田学圃农。
郑忽敢辞昏,冗食哀我翁。
兹外尚难言,二女累桥公。
荆笄嫁不售,谁论德与容。
幼也抱奇疾,此岁日尪癃。
亦既就膏肓,二竖不可攻。
而我事奔走,过家如狂风。
岂无旬浃留,奈此旦夕暮。
吞酸一执手,掣去如飞蓬。
心知不再见,衰泪纷无从。
书来报哀讣,赍恨归亡穷。
莫闻忍死言,藁葬青莲宫。
为父我安忍,为儿汝何逢。
兴言一及此,镞刃戕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