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谢王?秀才四首·其三》
《次韵谢王?秀才四首·其三》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古风  押[物]韵

书生无炎凉,市道有赢诎。

世方重陶猗,君独师贾屈。

反生自求良,背己方成黻。

乐地名教中,金珠彼何物。

(0)
注释
书生:指读书人。
炎凉:社会的冷暖世态。
市道:市场上的竞争。
赢诎:胜负,得失。
陶猗:陶朱公,古代富商范蠡的别称。
师贾屈:以商人之道为师,遵循公正。
反生:反而,反过来。
良:美德。
黻:古代礼服上的花纹,象征美德。
乐地:崇尚道德的地方。
金珠:比喻金钱。
何物:是什么。
翻译
读书人不计较世俗冷暖,市场上的竞争有胜负。
世人看重陶朱公式的财富积累,唯独你却以商人之道为师,遵循公正原则。
反而从自身寻找美德,违背常规才能成就非凡。
在这个崇尚道德的地方,金钱珠宝又算得了什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次韵谢王秀才四首(其三)》。诗中,诗人以书生为视角,揭示了社会上对财富和道德价值的不同态度。"书生无炎凉",表达书生不以世俗的荣辱为转移,心境淡泊;"市道有赢诎",则指出世间商业竞争中的胜负起伏。诗人接着强调,世人普遍看重财富积累(如陶猗代表财富),而这位王秀才却选择像商人一样坚守道义(贾屈),这与世俗观念相悖。

"反生自求良",赞扬王秀才的行为,他追求的是内在的美德而非外在的物质;"背己方成黻",进一步赞美他的独特选择,即使违背常规,也要坚持自我,如同古代服饰上的图案,虽非主流,却自有其独特的美。最后,诗人将王秀才的高尚追求置于"乐地名教中",认为他在道德教育的领域找到了真正的快乐,而世俗的金银珠宝在他眼中似乎变得微不足道。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王秀才高尚人格的肯定,以及对传统道德价值的推崇。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甬桥旧业

别业甬城北,抛来二十春。
改移新径路,变换旧村邻。
有税田畴薄,无官弟侄贫。
田园何用问,强半属他人。

(0)

酒筵上答张居士

但要前尘减,无妨外相同。
虽过酒肆上,不离道场中。
弦管声非实,花钿色是空。
何人知此义,唯有净名翁。

(0)

将发洛中枉令狐相公手札兼辱二篇宠行以长句

尺素忽惊来梓泽,双金不惜送蓬山。
八行落泊飞云雨,五字鎗鏦动佩环。
玉韵乍听堪醒酒,银钩细读当披颜。
收藏便作终身宝,何啻三年怀袖间。

(0)

赋得乌夜啼

城上归时晚,庭前宿处危。
月明无叶树,霜滑有风枝。
啼涩饥喉咽,飞低冻翅垂。
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0)

白莲池泛舟

白藕新花照水开,红窗小舫信风回。
谁教一片江南兴,逐我殷勤万里来?

(0)

答苏庶子月夜闻家僮奏乐见赠

墙西明月水东亭,一曲霓裳按小伶。
不敢邀君无别意,弦生管涩未堪听。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