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无炎凉,市道有赢诎。
世方重陶猗,君独师贾屈。
反生自求良,背己方成黻。
乐地名教中,金珠彼何物。
书生无炎凉,市道有赢诎。
世方重陶猗,君独师贾屈。
反生自求良,背己方成黻。
乐地名教中,金珠彼何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次韵谢王秀才四首(其三)》。诗中,诗人以书生为视角,揭示了社会上对财富和道德价值的不同态度。"书生无炎凉",表达书生不以世俗的荣辱为转移,心境淡泊;"市道有赢诎",则指出世间商业竞争中的胜负起伏。诗人接着强调,世人普遍看重财富积累(如陶猗代表财富),而这位王秀才却选择像商人一样坚守道义(贾屈),这与世俗观念相悖。
"反生自求良",赞扬王秀才的行为,他追求的是内在的美德而非外在的物质;"背己方成黻",进一步赞美他的独特选择,即使违背常规,也要坚持自我,如同古代服饰上的图案,虽非主流,却自有其独特的美。最后,诗人将王秀才的高尚追求置于"乐地名教中",认为他在道德教育的领域找到了真正的快乐,而世俗的金银珠宝在他眼中似乎变得微不足道。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王秀才高尚人格的肯定,以及对传统道德价值的推崇。
白藕新花照水开,红窗小舫信风回。
谁教一片江南兴,逐我殷勤万里来?
墙西明月水东亭,一曲霓裳按小伶。
不敢邀君无别意,弦生管涩未堪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