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写荣恩卷》
《写荣恩卷》全文
明 / 夏良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教子祈忠国,匡扶愿显亲。

元非博富贵,终见荷丝纶。

乌帽新笼发,霞绡稳称身。

焚香开玉轴,举目是枫宸。

(0)
鉴赏

此诗《写荣恩卷》由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通过描绘教子以忠孝之道,期望其能为国效力,同时表达出对家族荣耀的追求与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深邃的哲思。

首句“教子祈忠国,匡扶愿显亲”,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教育子女时,不仅注重其个人品德的培养,更希望他们能够忠诚于国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同时也寄托了对家族荣耀的渴望。这两句既体现了对子女的深切期望,也反映了诗人对家族传承与国家兴盛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接着,“元非博富贵,终见荷丝纶”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教育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追求物质上的富足与权力,而是要培养出能够承担重任、为国家效力的人才。这里“荷丝纶”借指担任重要官职,形象地表达了对子女能够有所作为、为国效力的期许。

“乌帽新笼发,霞绡稳称身”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乌帽”和“霞绡”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主人公(或其子女)在经过一番努力后,外在形象焕然一新的景象。这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家族荣耀的象征性展现。

最后,“焚香开玉轴,举目是枫宸”两句,以“焚香”这一传统仪式,象征着对知识的尊重与对未来的虔诚祈愿。而“玉轴”则寓意着珍贵的书籍或文卷,暗示着知识的力量与传承的重要性。“举目是枫宸”,则以“枫宸”比喻皇宫,象征着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权力中心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及其子女对国家的热爱与献身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子女教育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家族荣耀与国家兴盛之间紧密联系的深刻认识。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子女成长的期待,也有对家族传承与国家责任的思考,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家国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夏良胜
朝代:明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猜你喜欢

恭谒泰陵感成长句

岁月真惊鼓与舂,攀髯已绝叹无从。

久暌诗礼庭前训,频有音容梦里逢。

松郁新阴笼隧象,山蟠佳气护灵龙。

九年治未臻康理,景仰安能继圣踪。

(0)

对月二首·其二

初春夜景似深秋,恰有蟾光窗纸流。

忆得去年山海外,清吟瀹茗雪香浮。

(0)

冬日瀛台

方蓬何必隔尘喧,云拥糺卿紫凤垣。

傍圃珠悬新蕾笑,垂崖玉溜冻澌痕。

阳回晷线依然永,人静风帘自解掀。

肯以羲娥资玩愒,还将消息验贞元。

(0)

恭奉皇太后祇谒盛京祖陵礼成回銮途次纪事用平声韵·其二十八

长途羽骑久骖驔,牧圉畴量易再三。

关外槲林全绿陨,关中枫叶始红酣。

(0)

入英莪门·其三

山程野驿日侵寻,涧水瀍桑入眺临。

南去盛京知不远,凤凰楼阁五云深。

(0)

雨·其四

莫愁跋涉困泥涂,软净莎茵十里铺。

谷口今朝移顿近,缘溪閒射拍飞凫。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