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况吉夫大参以长笺长律见期读史记有感而答》
《况吉夫大参以长笺长律见期读史记有感而答》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鸿书忽自豫章天,读罢捻须一莞然。

续汉中郎空见许,过秦新论有谁传。

君怜竹素将来日,我在雌黄未定年。

何似扫除千古障,争名空室坐逃禅。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友人况吉夫的回信,表达了对《史记》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独到见解。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反思,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

首联“鸿书忽自豫章天,读罢捻须一莞然”,描绘了收到友人来信后,诗人深思熟虑的情景。信件从遥远的豫章传来,读完之后,诗人轻轻捻着胡须,露出会心一笑,显示出他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欣赏。

颔联“续汉中郎空见许,过秦新论有谁传”,引用了历史典故,暗指汉代文学家蔡邕(字伯喈)和秦代思想家李斯的故事。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成就的认可,同时也感叹于这些思想和文化成果在后世的传播情况,似乎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和传承。

颈联“君怜竹素将来日,我在雌黄未定年”,进一步探讨了历史与未来的联系。诗人希望友人能像珍视竹简一样珍视历史,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学者去研究和传承历史知识。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解读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暗示历史的理解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不断探索和修正的。

尾联“何似扫除千古障,争名空室坐逃禅”,最后两句则提出了对历史研究的更高追求。诗人认为,真正的历史研究应该超越个人名利的追求,致力于清除历史上的误解和偏见,让真相得以显现。同时,通过这样的努力,人们可以在精神上获得解脱,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也体现了其对历史研究的崇高理想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戍申上元写怀

欲向空门净六尘,松龛蒲簟度芳春。

病容消瘦慵梳洗,一任东风冷笑人。

(0)

峨眉仙人寄昆岑诗五首·其三

浪游生死岂男儿,教外真传别有师。

富贵神仙君两得,尚牵缰锁恋狂痴。

(0)

十月十五日冶父山中有怀方丈庵

东岭初升皓月,西林渐敛残霞。

散步归寻边笋,乘凉摘到新茶。

(0)

送信公还豫章分得十五咸

朔风迎溯水,吹雪上寒岩。

怅别应千结,封题只半函。

香垆烟渐敛,湖口月初衔。

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

(0)

来禅人求长句

近来禅子好长句,才写短句便不喜。

句有短长理则一,何故于中分彼此。

长者不知长几何,短者不知短几许?

若能直下究根源,长短皆由妄心起。

阿呵呵,罗罗哩。

须弥为笔虚空纸,写出赠行一句子。

此去从君较短长,莫教打失自家底。

(0)

题春山雨霁图

丝丝暖雨歇春朝,云压红流落涧桥。

欲觅桃花无路入,却闻风度玉人箫。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