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持纤白助君时,霜自无憀雪自疑。
郎若姓何应解傅,女能窥宋不劳施。
妆成丽色唯花妒,落尽啼痕只镜知。
最好玉京仙署里,更知秋月照琼枝。
每持纤白助君时,霜自无憀雪自疑。
郎若姓何应解傅,女能窥宋不劳施。
妆成丽色唯花妒,落尽啼痕只镜知。
最好玉京仙署里,更知秋月照琼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镜前精心妆扮的画面。每当她拿起白色的梳子为丈夫整理头发时,连霜和雪都自愧不如,她的技艺如此高超,不需他人指教。她的姓氏与解傅相比,也无需宋人之助,她自己就能窥视到内心深处的美丽。
妆扮完成后,她对花朵的嫉妒变成了一种独特的风采,而唇齿间留下的痕迹,只有镜子知晓。诗中还提到了“玉京仙署里”,这是对女子居所的一种描绘,充满了仙气和高雅之感。最后一句“更知秋月照琼枝”则是对女子在秋夜的明月下,更显得如同美丽琼瑯一般的形象。
整首诗通过精细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美貌、技艺以及她所处环境的优雅。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宫廷诗风格。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