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翻莲粉,蜻蜓罥藕丝。
绿阴人散后,红破鸟归时。
笑拾同心带,还留比目棋。
隔堤闻走马,迎看席兼移。
蝴蝶翻莲粉,蜻蜓罥藕丝。
绿阴人散后,红破鸟归时。
笑拾同心带,还留比目棋。
隔堤闻走马,迎看席兼移。
这首诗描绘了湖畔夏日的一幅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和生活情趣的捕捉。
首句“蝴蝶翻莲粉”,以蝴蝶在莲花间翻飞的姿态,展现了夏日湖面的生机与活力,莲花的粉色在蝴蝶的翻动下更加鲜艳夺目。次句“蜻蜓罥藕丝”,蜻蜓轻巧地停在细长的藕丝上,动静结合,画面更为生动有趣。
“绿阴人散后”一句,描绘了夏日午后,人们离去后留下一片宁静的绿荫,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红破鸟归时”则将视角转向傍晚,当夕阳映照,鸟儿归巢,红霞满天,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景象。
“笑拾同心带,还留比目棋”,这两句通过人物活动,增添了诗作的生活气息。人们在湖边嬉戏,有的拾起象征爱情的同心带,有的留下比翼双飞的棋子,这些细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最后,“隔堤闻走马,迎看席兼移”,远处传来马蹄声,人们纷纷迎向来者,而席位也随之移动,展现出湖畔生活的热闹与和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活场景的刻画,展现了明末文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