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期桑下飞,青鸟海上游。
如何不同调,羽翼有短修。
故人昔相见,时时话绸缪。
出入念同车,无衣念同裘。
一朝参商如,岂不怀百忧?
初盟倘不渝,在远情愈周。
但愿似畴昔,乌用苦相求。
鸡期桑下飞,青鸟海上游。
如何不同调,羽翼有短修。
故人昔相见,时时话绸缪。
出入念同车,无衣念同裘。
一朝参商如,岂不怀百忧?
初盟倘不渝,在远情愈周。
但愿似畴昔,乌用苦相求。
这首明代诗人郑瑽的《寄宋仲珩三首(其一)》以鸡和青鸟为喻,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首句“鸡期桑下飞,青鸟海上游”描绘了两种鸟儿各自的生活轨迹,暗示朋友间的距离遥远。接着,“如何不同调,羽翼有短修”暗指两人境遇或性格的不同,但强调了友情的深厚。
诗中回忆昔日相聚时的亲密无间,“故人昔相见,时时话绸缪”,表达了对往日时光的怀念。诗人想象着即使相隔千里,仍希望能像过去一样“出入念同车,无衣念同裘”,共享患难与共的深情厚谊。
然而现实是“一朝参商如”,两人如同参商二星,难以同时出现,这让诗人充满忧虑,“岂不怀百忧”。他期待友谊能长久不变,“初盟倘不渝,在远情愈周”,表明无论距离多远,对朋友的关怀不会减少。
最后,诗人希望保持过去的美好关系,“但愿似畴昔,乌用苦相求”,不愿过于频繁地打扰对方,只愿默默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意象和比喻,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
梅梅柳柳斗纤秾。乱山中。为谁容。
试著春衫,依旧怯东风。
何处踏青人未去,呼女伴,认骄骢。
儿家门户几重重。记相逢。画桥东。
明日重来,风雨暗残红。
可惜行云春不管,裙带褪,鬓云松。
剧美温馨逞瑰媚,腻红殷紫叠重台。
芳晨华月临春阁,倚丽凝娇岂易栽。
少年谬闻道,直往寡所疑。
不知避碍险,造次逢颠危。
中岁饱忧患,进退每自持。
长存鄙夫计,未免达士嗤。
前日使胡罢,昼夜心南驰。
中涂冰塞川,滉漾无津涯。
仆夫执辔前,我亦忘止之。
马眩足不禁,拉然卧中坻。
异域非所息,据鞍几不支。
昔尝诵《楞严》,闻有乞食师。
行乞遭毒刺,痛剧侵肝脾。
念觉虽觉痛,无痛痛觉知。
念极良有见,遂与凡夫辞。
我今亦悟此,先佛岂见欺。
但尔不即證,欲往常迟迟。
咄哉后来心,当与初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