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秋郊寺避暑》
《初秋郊寺避暑》全文
明 / 区怀年   形式: 古风

野刹隐平皋,巍楼阚层城。

灵境谢氛埃,秋空散炎烝。

绿槐森萧萧,残蝉时一鸣。

镜理有馀赏,玩物聊移情。

畅矣箕颍俦,天气飘素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诗人前往郊外寺庙避暑所见之景。首句“野刹隐平皋,巍楼阚层城”以隐喻手法,将寺庙比作隐藏于平旷田野中的幽静之地,而巍峨的寺庙则仿佛俯瞰着繁华的城市,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

接着,“灵境谢氛埃,秋空散炎烝”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环境的清幽与凉爽,秋日的天空驱散了夏日的炎热,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格外清新宜人。诗人通过“灵境”和“谢氛埃”的描述,强调了寺庙作为心灵净土的特质。

“绿槐森萧萧,残蝉时一鸣”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而又略带寂寥的画面。绿槐树在秋风中摇曳,偶尔传来几声蝉鸣,既增添了季节的特色,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循环更迭。

“镜理有馀赏,玩物聊移情”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喜爱与欣赏,通过“镜理”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秋日天空的清澈如镜,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借此景物转移情感、寻求内心平静的心境。

最后,“畅矣箕颍俦,天气飘素缨”以“箕颍俦”(指古代隐士箕子和颍考叔)自比,表达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同时,“天气飘素缨”一句,以飘扬的白色丝带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秋郊外寺庙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区怀年
朝代:明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猜你喜欢

题井陉双谿李道士所居

五粒松花酒,双谿道士家。
唯求缩却地,乡路莫教赊。

(0)

梁州对雨,怀麹二秀才,便呈麹大判官,时疾

江上云气黑,山旱山昨夜雷。
水恶平明飞,雨从嶓冢来。
濛濛随风过,萧飒鸣庭槐。
隔帘湿衣巾,当暑凉幽斋。
麹生住相近,言语阻且乖。
卧疾不见人,午时门始开。
终日看本草,药苗满前阶。
兄弟早有名,甲科皆秀才。
二人事慈母,不弱古老莱。
昨叹携手迟,未尽平生怀。
爱君有佳句,一日吟几回。

(0)

宿蒲关东店,忆杜陵别业

关门锁归客,一夜梦还家。
月落河上晓,遥闻秦树鸦。
长安二月归正好,杜陵树边纯是花。

(0)

临洮泛舟,赵仙舟自北庭罢使还京

白发轮台使,边功竟不成。
云沙万里地,孤负一书生。
池上风回舫,桥西雨过城。
醉眠乡梦罢,东望羡归程。

(0)

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

盛德资邦杰,嘉谟作世程。
门瞻驷马贵,时仰八龙名。
罢市秦人送,还乡绛老迎。
莫埋丞相印,留著付玄成。
五府瞻高位,三台丧大贤。
礼容还故绛,宠赠冠新田。
气歇汾阴鼎,魂飞京兆阡。
先时剑已没,陇树久苍然。
富贵徒言久,乡闾殁后归。
锦衣都未著,丹旐忽先飞。
哀挽辞秦塞,悲笳出帝畿。
遥知九原上,渐觉吊人稀。

(0)

忆长安曲二章寄庞□

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
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
明日归长安,为君急走马。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