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唐师善见寄·其一》
《次韵唐师善见寄·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闻风足使鄙夫宽,家世言诗自杏坛。

万卷古书侔藏室,十年深谷隐王官。

大材益厚楩楠植,至宝终垂琬琰刊。

愧我老衰已无力,青云中道铩飞翰。

(0)
翻译
听到风声就能让庸人宽慰,我家世代以诗歌为业源自杏坛。
堆积如山的古籍足以媲美藏书阁,我在深深的山谷中隐居多年在官府。
巨大的木材更适宜种植珍贵的楩楠,稀世珍宝最终会刻在美玉上。
惭愧的是我年老体衰已无能为力,仕途半途我的才情已消磨殆尽。
注释
鄙夫:庸俗的人,指自己或他人。
杏坛:古代教育圣地,孔子讲学的地方,象征诗书传家。
侔藏室:形容书籍众多,如同藏书室。
王官:古代官府,这里指作者的官职。
楩楠:优质木材,比喻珍贵之材。
琬琰:美玉,比喻珍贵的文献或艺术品。
铩飞翰:比喻才华衰退,无法再施展。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次韵唐师善见寄(其一)》。从内容来看,诗人在向友人唐师善见表达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

"闻风足使鄙夫宽,家世言诗自杏坛。" 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他听说风足以使远方的朋友感到宽慰,而他本人则是从小在家中学习诗书,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

"万卷古书侔藏室,十年深谷隐王官。"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他拥有许多藏书,并且长时间隐居于深山之中,仿佛有着某种高贵的身份背景。

"大材益厚楩楠植,至宝终垂琬琰刊。" 这里通过对木材和珍珠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视和追求,他将自己比作坚实的大材,将知识和智慧比作珍贵的琬琰。

"愧我老衰已无力,青云中道铩飞翰。"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自谦之情,虽然年事已高、体力不如往昔,但心中的文学志向依旧如青云般高远,他希望自己的笔墨能够像飞翔的翰鸟一样自由翱翔。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个人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于文学创作不懈追求的执着。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采菱曲十二章·其六

绣帽罗衫恰称身,绿丝布裤最撩人。

愁中开府看如扫,梦里司空认未真。

(0)

夜读献吉仲默廷实昌谷于鳞诗漫兴五首·其五

七字高华一代知,若为诸体遍称奇。

犹龙莫讶宣尼赞,自是难忘问礼时。

(0)

春日送高生楚游

云涨平湖绿满堤,片帆朝挂武陵西。

春山尽日无人见,万壑飞花杜宇啼。

(0)

又戏作寄汪六

漫诧莲花似六郎,须髯如戟太昂藏。

若为骑鹤扬州去,十万朱提照画堂。

(0)

再送吴师入洛四绝句·其二

珠履三千各赋才,向来门客尽邹枚。

高牙大纛鸣鞭去,白日遥登古吹台。

(0)

灵洞山房杂咏为赵太史题五首·其四片石飞云

萧然行橐赋归农,琴鹤斋前但故踪。

莫道岭南无长物,罗浮携得最高峰。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