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弘斋诗》
《弘斋诗》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古风

刚健中正纯粹精,含弘光大品物亨。

两仪成列易道行,有首无腹非人形。

李侯毅甚将无朋,少年读易老愈明。

以龙代马变始生,以九代七坤始神。

与天同德体必弘,负载万古非蚊虻。

我无笔力回子鲸,何以赠之有西铭。

(0)
鉴赏

这首诗《弘斋诗》由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展现了其对《周易》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诗中运用了《周易》中的概念和象征,如“两仪”、“易道”、“龙马”等,来阐述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与和谐共存的道理。

首句“刚健中正纯粹精,含弘光大品物亨”,开篇即点明了宇宙间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刚健中正,既不偏激也不软弱,保持纯粹与精粹,包容万物,使天地万物得以繁荣发展。这体现了《周易》中“中和”的思想,即事物发展应遵循适度、平衡的原则。

接着,“两仪成列易道行,有首无腹非人形”,进一步阐述了《周易》中的“两仪”概念,即阴阳二元对立统一,是宇宙万物生成的基础。同时,通过类比,指出事物的发展不应有明显的开端和结束,而应像自然界的循环一样,持续不断。

“李侯毅甚将无朋,少年读易老愈明”,这里以李侯为例,说明了深入学习《周易》的重要性。从年轻时开始研读,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周易》的理解愈发深刻,体现了个人修养与智慧的提升过程。

“以龙代马变始生,以九代七坤始神”,这两句运用了《周易》中的卦象和爻辞,通过“龙”与“马”的替换,以及“九”与“七”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事物变化的动态过程,以及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

“与天同德体必弘,负载万古非蚊虻”,最后两句表达了与天地同德、胸怀宽广的崇高境界,以及承载历史重任的决心,不似微小的蚊虻,而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伟人。

整体而言,《弘斋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周易》哲学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对个人修养、社会责任和宇宙和谐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故人爽贷粟之约

小泊渔舟晚,春风燕子回。

从渠三月约,误我一舟来。

风雨故相厄,溪山犹可陪。

人生竟何有,此抱向谁开。

(0)

屋后植竹

稳袖三年手,新锄十丈园。

傍山移早筀,扫径斸孤根。

琐碎梢头影,凄凉竹外村。

可人风月地,头角见龙孙。

(0)

再赋

飘然击楫问中流,仗节观风十四州。

见说九重天语好,不妨万里蜀山游。

大书竞照光山色,好句应题滟滪头。

稍办澄清早归去,周南宁复叹淹留。

(0)

大风雷雨

雷风一息到山西,攲侧村花不自持。

际晚甘霖如倒峡,今年香雪可翻匙。

绿秧蘸脚元非揠,白水齐腰不恨迟。

浪说随车誇故事,但知忧国愿无饥。

(0)

晦日昌甫见过因约伯皋小饮黄守继至三首·其二

章泉泉水在玉山,有客岁时来往间。

今古风烟只如此,见君生怕又言还。

(0)

和程泰之阁学咏雪十二题·其一看雪

僵卧谁怜此意真,开门羞见玉为尘。

休穿东郭先生履,要踏蜂巢满地银。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