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吊忠魂湘水滨,云雷何意展经纶。
难排阊阖空搔首,既堕冰霜枉惜春。
三径未荒糜是友,一编常对蠹为隣。
从今耻诵同仇句,惊饵伤弓隐倍真。
欲吊忠魂湘水滨,云雷何意展经纶。
难排阊阖空搔首,既堕冰霜枉惜春。
三径未荒糜是友,一编常对蠹为隣。
从今耻诵同仇句,惊饵伤弓隐倍真。
这首诗《招隐诗十九首》之其八,由明代诗人萧光绪所作,以“招隐”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官场的厌倦之情。
首联“欲吊忠魂湘水滨,云雷何意展经纶”,诗人想象自己在湘水边悼念忠魂,却看到风云雷电展现治国的宏图大略,表达了对忠贞精神的敬仰和对施展才华的渴望。
颔联“难排阊阖空搔首,既堕冰霜枉惜春”,诗人感叹难以在朝廷中施展抱负,只能徒然地思考,即使面对严酷的环境,也无济于事,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破灭的惋惜。
颈联“三径未荒糜是友,一编常对蠹为隣”,诗人提到自己的隐居之地虽未荒芜,但朋友如同田间的野草,书籍则如蛀虫相伴,形象地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孤独与寂寞。
尾联“从今耻诵同仇句,惊饵伤弓隐倍真”,诗人表示从此不再吟诵那些与人结仇的诗句,避免像被鱼饵吸引而受伤的鸟儿一样,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坚定和对世态炎凉的警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价值与社会理想的双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