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锦城秋寄怀弘播上人》
《锦城秋寄怀弘播上人》全文
唐 / 李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极顶云兼冻,孤城露洗初。

共辞嵩少雪,久绝贝多书。

远照雁行细,寒条狖挂虚。

分泉煎月色,忆就茗林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ǐnchéngqiū怀huáihóngshàngrén
táng / dòng

dǐngyúnjiāndòngchéngchū

gòngsōngshǎoxuějiǔjuébèiduōshū

yuǎnzhàoyànxínghántiáoyòuguà

fēnquánjiānyuèjiùmínglín

翻译
高处的云层冻结如冰,孤独的城市在黎明中洗净尘埃。
大家一同告别嵩山和少室山的雪景,很久没有收到远方贝叶经书的消息了。
远处的阳光照耀下,雁阵如同细线般清晰,寒冷的树枝上挂着几只猴子的身影。
泉水在月光下分外明亮,让我想起曾在茗林居的日子。
注释
极顶:高处。
云兼冻:冻结的云层。
孤城:孤独的城市。
露洗初:黎明时洗净。
嵩少:嵩山和少室山。
雪:雪景。
贝多书:贝叶经书(古代佛教经典的一种)。
远照:远处的阳光。
雁行:雁阵。
寒条:寒冷的树枝。
狖挂虚:猴子挂在枝头。
分泉:分隔的泉水。
煎月色:在月光下映照。
忆就:回忆起。
茗林居:茗林居所(可能指一个宁静的住所或与茶相关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受和思念之情。

"极顶云兼冻,孤城露洗初。"开篇便以高远的山峰和孤立的城堡设定了一种超脱世俗、寂寞凄清的氛围。云雾缭绕于山巅,仿佛连天接地,而那座城堡在露水洗刷下显得格外冷清,时间似乎静止在黎明的初刻。

"共辞嵩少雪,久绝贝多书。"诗人与友人共同辞别了嵩山(即太行山或其他山名),而那里的雪已经不多,可能暗示时光匆匆,事物易逝。"久绝贝多书"则显示出诗人长时间不接收到朋友的信件,书信成了思念的载体。

"远照雁行细,寒条狖挂虚。"远方的阳光穿透薄雾,照耀着天边飞行的雁队,其形状变得细小而模糊。那"寒条"二字描绘了树枝在严冬中的萧瑟,而"狖挂虚"则是对自然景象的一种想象,可能是指某种动物的足迹或其他自然现象。

"分泉煎月色,忆就茗林居。"诗人似乎正在用山间清泉来煎熬出月光般的水色,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品味,也有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怀念。那"茗林居"可能是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或者是一种理想中的避世之地。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秋天山水景色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与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李洞

李洞
朝代:唐   字:才江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寄张大夫

只应青眼老,尚记白头翁。

一别今何向,三年信不通。

不应书字倦,未有北来鸿。

肯作彭城守,何时马首东。

(0)

和黄预感怀

壁立无堪佐子贫,漫修简牒效慇勤。

起临明镜看生意,卧向晴檐共白云。

逸气不应供潦倒,剧谈脱或致纷纭。

但令苏晋禅妨醉,不患何山病故荤。

(0)

和张奉议赠舅氏庞大夫

朝下公门不曳裾,身宽心远等林居。

传家声烈三公后,贮腹平生万卷馀。

藤架倚春听语鸟,石池迎日数游鱼。

人言酷似牢之舅,未有新诗锦不如。

(0)

次韵顺法师十三间楼避暑

窗暗时时雨,门开处处山。

心苏解衣后,愁破立谈间。

枕簟长相待,功名久不关。

论文非小陆,愧色满颜间。

(0)

对厅口号

黄堂窈窕庆佳辰,密坐雍容合搢绅。

广乐充庭如在梦,欢声著物似逢春。

瞻天已祝无穷寿,尽醉为期莫计巡。

平世难逢身易老,岭梅初破酒方醇。

(0)

山口

重雾真成雨,疏帘不隔风。

青林拥红树,家鹜杂宾鸿。

渔屋浑环水,晴湖半落东。

往来成一老,犹在半涂中。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