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喜莲峰作近邻,拨开云雾见师频。
有时问个艰难字,便沐周旋说与人。
唐李监应留后迹,汉蔡邕想是前身。
堪嗟继踵无徒弟,笔法收藏在渭滨。
暗喜莲峰作近邻,拨开云雾见师频。
有时问个艰难字,便沐周旋说与人。
唐李监应留后迹,汉蔡邕想是前身。
堪嗟继踵无徒弟,笔法收藏在渭滨。
这首诗名为《喜英公大师挂锡太华》,作者陈抟是宋代的道教隐士,以其道学和丹鼎之术闻名。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英公大师亲近禅修生活的赞赏,以及对其深厚学识的钦佩。"暗喜莲峰作近邻"描绘了诗人对大师居所环境的喜爱,如莲花般的清净之地成为邻居。"拨开云雾见师频"则象征着大师的智慧如同云雾中的明灯,时常照亮诗人的困惑。
"有时问个艰难字,便沐周旋说与人",体现了大师乐于解答疑难,耐心教导的品格,使听者受益匪浅。接下来,诗人将大师与唐代的李监(可能指唐代书法家李阳冰)和东汉的蔡邕(书法大家)相提并论,赞美其深厚的书法造诣。最后,"堪嗟继踵无徒弟,笔法收藏在渭滨"表达了诗人对于大师后继无人的惋惜,以及对大师书法艺术的珍视,认为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将随着大师的去世而深藏在渭水之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禅修和书法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大师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感慨。
两崖老树摇秋声,疏林摵摵飘红英。
槎丫瘦削倍萧瑟,俄看数点寒鸦横。
横处排空复成阵,欲落不落栖还惊。
性果求安便止宿,心缘怀侣犹飞鸣。
商飙习习振林谷,纷纷翔集仍回萦。
一枝岂不故巢恋,归羽未定烦经营。
烟云半抹意惝恍,树杪遮断红霞明。
长空来往极寥廓,徘徊怅望劳浮生。
合离下上得所适,超忽远近随遐征。
树惟见鸦不见叶,夕阳疏影衔山晴。
山人静者独观妙,机心世虑两不撄。
临流拄杖意何属,坐视物化无枯荣。
写生取神不求似,气味包蓄逾孤清。
微烘淡墨渐无迹,门径异否衡山评。
赵家王孙擅好书,更复画马如江都。
尝从玉堂罢春直,惯写天马随监奴。
马来西宛龙八尺,势或怒惊如鹊立。
似疑初浴荥河波,身上龙纹五花湿。
王孙写骏不写形,运思已入天机精。
都将临池古书法,落笔一扫千人惊。
今逢此图乃八疋,老我见之惟叹息。
人间驽骀漫纷纭,天上龙纹谁购得。
忆昨八骏登瑶池,昆崙万里天西陲。
风行电迈景恍惚,翠蕤不动天王旗。
古来八骏虽已矣,房星在天还不死。
雄姿伏枥世岂无,胡乃惟称穆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