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破云根,千行碧玉新。
湘痕知有日,孟泣岂兹辰。
酒对殊方夕,盘留故国春。
吾将付风雨,片片作龙鳞。
二月破云根,千行碧玉新。
湘痕知有日,孟泣岂兹辰。
酒对殊方夕,盘留故国春。
吾将付风雨,片片作龙鳞。
这首诗是明代宗臣所作的《明卿宅同元美分赋得席上笋》。诗中以“二月破云根,千行碧玉新”开篇,描绘了二月时节,春雨滋润后竹笋破土而出,如同新生的碧玉,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湘痕知有日,孟泣岂兹辰”两句,运用湘水和孟姜女的典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酒对殊方夕,盘留故国春”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异乡共饮,回忆起故乡春天的美好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吾将付风雨,片片作龙鳞”最后两句,诗人将竹笋比作龙鳞,寄托了对竹笋坚韧不拔、成长茁壮的赞美,同时也寓意着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经过风雨洗礼,终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时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力,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体现了宗臣作为明代文人的文学造诣和情感世界。
箨龙将雨绕山行,注远投深静有声。
云涌浴槽朝自暖,虹垂斋镬午还晴。
铜瓶各满幽人意,玉甃因高正士名。
神力可嗟妨智巧,桔槔零落便苔生。
世传寿可三松倒,此语难为常人道。
人能百岁自古稀,松得千年未为老。
我移两松苦不早,岂望见渠身合抱。
但怜众木总漂摇,颜色青青终自保。
兔丝茯苓会当有,邂逅食之能寿考。
不知篝火定何人,且看森垂覆荒草。
君诗爱我亦古意,秀眉昔比南山栲。
复谓留侯不及我,人或笑君无白皁。
求仙辟谷彼诚悞,未见赤松饥已槁。
岂如强饭适志游,封殖苍官荫华皓。
赤松复自无特操,上下随烟何慅慅。
苍官受命与舜同,真可从之忘发缟。
诗虽祝我以再黑,积雪已多安可扫。
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
百年文物士优游,万国今方似缀旒。
发策东堂招儁乂,回舆北苑罢倡优。
忽随诸彦登龙尾,尚忆当年应鹄头。
独望清光无补报,更惭虚食太官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