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觉地颂·其一》
《觉地颂·其一》全文
唐 / 惟劲   形式: 古风

略明觉地名同异,起复初终互换生。

性海首建增名号,妙觉还依性觉明。

体觉俱含于明妙,明觉妙觉并双行。

妙觉觉妙元明体,全成无漏一真精。

明觉觉明明所了,或因了相失元明。

明妙二觉宗体决,体觉性觉二同明。

湛觉圆圆无增减,此中无佛与众生。

不觉始终非了了,不闻迷悟岂惺惺。

是称心地如来藏,亦无觉照及无生。

非生非灭真如海,湛然常住名无名。

太虚未觉生霞点,岂闻微尘有漏声。

空沤匪离于觉海,动寂元是一真明。

觉明体尔含灵焰,觉明逐焰致亏盈。

差之不返名无觉,会之复本始觉生。

本觉由因始觉生,正觉还依合觉明。

由地二种成差互,遂令浑作赖邪名。

具含染净双歧路,觉明含处异途萌。

性起无生不动智,不离觉体本圆成。

性起转觉翻生所,遂令有漏堕迷盲。

无明因爱相滋润,名色根本相次生。

七识转处蒙圆镜,五六生时蔽觉明。

触受有取相依起,生老病死继续行。

(0)
鉴赏

这首《觉地颂》(其一)由唐代的惟劲所作,通过对觉地的深入探讨,展现了佛教中关于觉悟、觉知与觉性的深刻理解。全诗以“觉”为核心,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觉地的内涵及其在修行过程中的重要性。

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比喻和对比,如“明觉”、“妙觉”、“性觉”等,形象地描绘了觉悟的不同层次和状态。通过“性海”、“体觉”、“觉明”等概念,揭示了觉悟的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同时,诗中也强调了觉悟与迷乱、觉照与无生、生灭与真如之间的对立统一,以及觉地在修行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整体而言,《觉地颂》(其一)不仅展示了佛教哲学中关于觉悟的深邃思考,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诗作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觉知的本质,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觉悟,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作者介绍

惟劲
朝代:唐

猜你喜欢

诸友惜别夜坐德行堂饮茶

一舟海角到天涯,春信江南梅欲花。

莫道别时无酒语,与君剪烛夜烹茶。

(0)

眉州郡圃种稚柏三千

三千稚翠绕池亭,他日摩挲考岁星。

为语邦人须耐久,春红何必似冬青。

(0)

诉衷情令

疏烟明淡雨膏如。青入烧痕初。

开到无言桃李,春事喜敷腴。随杖履,有琴书。

酒盈壶。风前花下,睡起醒时,著我篮舆。

(0)

春风

春风日日过东墙,睡起人閒蝶自忙。

吹尽玫瑰能底惜,只缘销去一年香。

(0)

梅花七律·其十二

莹彻无瑕照眼寒,无边春意满溪南。

绝疑飞雪吹花六,独自临风绕树三。

夜月襟怀谁与共,岁寒情味久相谙。

软红尘土应无此,竹外清湍竹里庵。

(0)

新荷

败荷已尽小荷圆,照眼含香尚忍怜。

月帝来寻青玉匣,金童立认碧铜钱。

已凝重露资清气,何幸轻风扫淡烟。

远有华峰全美在,花开般捧烂红鲜。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