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司马丈量移南司空屡疏乞归不允忽报大捷喜而集杜》
《大司马丈量移南司空屡疏乞归不允忽报大捷喜而集杜》全文
明 / 唐伯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闻道河阳近乘胜,初闻涕泪满衣裳。

苍花不晓神灵意,扶颠始知筹策良。

殊锡曾为大司马,老儒不用尚书郎。

朝廷衮职谁争补,正想氤氲满眼香。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大捷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朝廷官员职责的感慨。首句“闻道河阳近乘胜”,描绘了河阳地区传来胜利的消息,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喜悦。接着,“初闻涕泪满衣裳”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这种喜悦背后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胜利的欢欣,也有对战争残酷的感慨,泪水交织着喜悦与悲悯。

“苍花不晓神灵意,扶颠始知筹策良”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胜利背后深谋远虑的策略和智慧的赞美。苍花可能象征着无知或未被理解的事物,而“扶颠”则暗示在困难或危机中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或策略。这两句强调了正确决策的重要性及其带来的积极结果。

“殊锡曾为大司马,老儒不用尚书郎”两句,通过对比大司马和尚书郎这两个官职的地位和待遇,反映了对权力与地位的不同看法。大司马作为高官,曾享有殊锡之礼,但诗人认为,对于老儒来说,是否担任尚书郎并不重要,体现了对知识与智慧价值的重视,而非仅仅追求官位和物质享受。

最后,“朝廷衮职谁争补,正想氤氲满眼香”两句,表达了对朝廷职位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人似乎在思考,谁会愿意填补这些重要的职位,并且表达了对理想中的和谐、美好的愿景,以“氤氲满眼香”来形容,寓意着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胜利的喜悦、对智慧与策略的赞美、对权力与地位的反思,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唐伯元
朝代:明

(1540—1598)明广东澄海人,字仁卿。万历二年进士。历知万年、泰和二县,有惠政。官至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佐尚书孙丕扬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门。受业于永丰吕怀,深疾王守仁新说,上疏反对守仁从祀文庙。有《二程年谱》等。
猜你喜欢

宝月台夜坐

一楼岩畔月,竹石倚相将。

天地真容懒,湖山恕酒狂。

淡云随树影,薄露出花光。

偶尔逢僧话,茶烟起竹房。

(0)

萱草

触目伤神倍怆然,此花曾向北堂妍。

于今零落无寻处,那得忘忧似昔年。

(0)

山光云影图

林壑苍茫宿雾浓,冥濛烟雨翠连空。

岂知造化难收拾,却入幽人楮素中。

(0)

冬夜

橐里年来却少金,忍看时物自萧森。

寒梅带月移墙角,瘦竹牵风过水浔。

人世几誇挥麈尾,才华谁复别鸡林。

虚教僻处能怀瑾,实苦凭栏折此心。

(0)

采莲曲

妾本临江住,芙蓉荡双楫。

日暮不归来,江头待明月。

(0)

真娘墓仿白居易体

落红桃,生碧草。

虎丘寺畔牛羊路,行人道是真娘墓。

雨过花钿一径迷,风起松涛万壑凄。

昔日真娘歌舞地,只今惟有杜鹃啼。

杜鹃啼,声哽咽。冢中人,枝上血。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