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酒初醒。江上閒行。水边天末远山晴。
江水连天天接水,水阔天青。浩浩杂风声。
波痕千层。早潮晚汐不曾停。
亦复有时平似掌,一片空明。
午睡酒初醒。江上閒行。水边天末远山晴。
江水连天天接水,水阔天青。浩浩杂风声。
波痕千层。早潮晚汐不曾停。
亦复有时平似掌,一片空明。
这首《浪淘沙·江上》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刻情感。
首句“午睡酒初醒”,透露出诗人午后小憩后,精神逐渐恢复的状态,为接下来的闲适游历奠定了基调。接着,“江上閒行”一句,点明了活动地点——江边,以及诗人悠闲自在的行走状态。
“水边天末远山晴”描绘了江边景色,远处的山峦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格外清晰,与江面形成了一种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江水连天天接水,水阔天青”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江水与天空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广阔无垠的意境。江水与天空的色彩对比鲜明,水是清澈的,天是湛蓝的,这种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浩浩杂风声”则引入了听觉元素,江面上的风声与波涛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动听的自然交响乐,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波痕千层。早潮晚汐不曾停”描绘了江面波浪起伏的景象,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潮汐的涨落从未停止,展现了江水的动态美和时间的流逝感。
最后,“亦复有时平似掌,一片空明”以比喻的手法,形容江面在某些时刻平静得如同手掌一般,给人一种宁静而纯净的感觉,与前文的波澜壮阔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江面的多变性和丰富性。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边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心境。
九衢乌帽吹尘沙,心知痼疾无烟霞。
病眼不禁书叶遮,岁月逝已空吁嗟。
故乡日远老日加,无地可种青门瓜。
几年尘甑儿女哗,强吟冰柱哦雪车。
长安城中十万家,绿蒲朱笼来迩遐。
挥金截玉争矜誇,御府诏赐珍复嘉。
金盘璀璨无疵瑕,章郎文采如景差。
便恐馀子俱公邪,故遣丽句开天葩。
语胜未必甲丰华,深山穷谷寒无涯。
一读尽噤池中蛙,老人昼卧横乌纱。
举杯随分浮水花,饮甘欲借归齿牙。
千金难买官焙茶,百金未尽先藏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