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泉石痼烟霞,吟看浮荣过眼花。
归去五株彭泽柳,困来七碗玉川茶。
功名得失藏蕉鹿,身世糊涂篆壁蜗。
我亦厌喧求静者,故园且种邵平瓜。
十年泉石痼烟霞,吟看浮荣过眼花。
归去五株彭泽柳,困来七碗玉川茶。
功名得失藏蕉鹿,身世糊涂篆壁蜗。
我亦厌喧求静者,故园且种邵平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柴随亨的作品,以"和姜居仁感时韵"为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首句"十年泉石痼烟霞"描绘了诗人长期沉浸于山林泉石之间,沉醉于自然美景之中,暗示了他对尘世浮华的疏离。"吟看浮荣过眼花"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间荣华富贵的超脱,认为这些都是过眼云烟。
"归去五株彭泽柳"借用了陶渊明在彭泽县种柳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田园,过上简朴生活的愿望。"困来七碗玉川茶"则体现了诗人对品茗清修的喜爱,用玉川茶的闲适生活来对抗世俗的纷扰。
"功名得失藏蕉鹿"借用典故,比喻功名如同虚幻的鹿,难以捉摸,暗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看淡。"身世糊涂篆壁蜗"则以蜗牛在壁上的寓言,形容自己对世事的看破,不执着于个人得失。
最后两句"我亦厌喧求静者,故园且种邵平瓜"直接表达了诗人厌倦尘世喧嚣,选择回归田园,效仿邵平(西汉隐士)种瓜自给的生活,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然,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脱的人生观。
武昌城头黄鹤楼,爽垲迥挹西南州。
嶓江岷江於此合,古人今人无限游。
天际一帆悬宿雨,云边万木下高秋。
赋诗横槊慷慨事,笑指阑干近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