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山色青如染,寒雨霏微时数点。
兰亭在眼久不到,每对湖山辄怀歉。
雅闻其下有隐士,漠漠孤烟起松崦。
独携拄杖行造之,枳篱数曲柴门掩。
笛声尚近人已遁,日啜薄糜终不贬。
何如小住共一尊,山藜野芋分猿嗛。
秋高山色青如染,寒雨霏微时数点。
兰亭在眼久不到,每对湖山辄怀歉。
雅闻其下有隐士,漠漠孤烟起松崦。
独携拄杖行造之,枳篱数曲柴门掩。
笛声尚近人已遁,日啜薄糜终不贬。
何如小住共一尊,山藜野芋分猿嗛。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山色的深沉如墨,细雨轻落,增添了清冷的氛围。诗人提及向往已久的兰亭,却久未得见,每次面对湖光山色都心生遗憾。他听说山中有位隐士,松烟袅袅升起,勾起了探访的兴致。然而,当他独自持杖寻访,隐者已离去,只留下笛声飘渺和柴扉半掩。隐者虽然生活简朴,日食粗茶淡饭,但笛声悠扬,心境高洁。诗人遗憾未能与隐者共饮,只能想象他们共享山蔬野果,甚至分食猿猴争夺的食物。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不遇隐者的淡淡失落。
试灯时节,记人来、传说西湖春好。
中有箫鸾天上偶,一样絮才花貌。
选字哦花,抽钗刻烛,对影红双笑。
易安而后,江东无此才调。
可奈碧海人归,红尘梦醒,春谢桃花早。
零落琅玕三两纸,旧日伤心词稿。
彩笔螺乾,玉牌燕瘦,残月纱橱晓。
知伊潘鬓,新来吹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