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峰在何处,缥渺罗浮东。
鸡鸣海日动,隐映扶桑丛。
中有读书屋,悬崖挂苍穹。
天鉴开龟湖,湖月照九龙。
何以爱两峰,万物一体中。
居两以观一,两峰一峰同。
反观万卷破,一念入无穷。
两峰在何处,缥渺罗浮东。
鸡鸣海日动,隐映扶桑丛。
中有读书屋,悬崖挂苍穹。
天鉴开龟湖,湖月照九龙。
何以爱两峰,万物一体中。
居两以观一,两峰一峰同。
反观万卷破,一念入无穷。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的《题两峰书屋诗》,描绘了一幅山中隐居读书的幽静画面。首句“两峰在何处”以设问起笔,引人遐想,随后“缥缈罗浮东”点出两峰的具体位置,仿佛在神秘的罗浮山之东若隐若现。接下来,“鸡鸣海日动,隐映扶桑丛”通过鸡鸣报晓和海日初升的景象,渲染出清晨的宁静与生机,以及两峰与扶桑树的映衬关系。
诗中“中有读书屋,悬崖挂苍穹”描绘了书屋坐落在高崖之上,仿佛与天空相接,显示出读书人的超凡脱俗。紧随其后,“天鉴开龟湖,湖月照九龙”则以龟湖和月光下的九条龙为背景,增添了神秘而清幽的意境。
诗人表达对两峰的喜爱,是因为它们寓含了“万物一体”的哲学思想,居住其中能更好地体悟到世界的统一性。“居两以观一,两峰一峰同”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观点,认为从两峰看世界,其实两者并无分别,都是一体的存在。最后,“反观万卷破,一念入无穷”表达了通过读书和深思,可以洞察宇宙的奥秘,达到精神上的无尽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融合了哲理思考,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道逢患难正当行,礼食从来孰重轻。
绿鬓行藏堪检点,白头去就要分明。
了知死别如龚胜,未必生还似子卿。
纬地经天文不丧,许君独擅大声名。
一个江湖客,万里水云身。
鸟啼春去,烟光树色正黄昏。
洞口寒泉漱石,岭外孤猿啸月,四顾寂无人。
梦魂归碧落,泪眼看红尘。烟濛濛,风惨惨,暗消魂。
南中诸友,而今何处问浮萍。
青鸟不来松老,黄鹤何之石烂,叹世一伤神。
回首南柯梦,静对北山云。
孤舂出苫盖,远火翳层矶。
云月光涎涎,露叶净辉辉。
此时正寂默,沙禽鸣且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