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瓮牖吟》
《瓮牖吟》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瓮破已甘弃,言收用有方。

用时须藉口,照处便安床。

不假轩窗力,能回日月光。

清平卧其下,自可比羲皇。

(0)
翻译
瓦罐破裂已经甘心舍弃,话语收束也有巧妙的方法。
使用时需要找个借口,照亮时就当作床铺来安置。
无需借助窗户的力量,它能反射日月的光芒。
在它的清冷和平静中躺下,自然能媲美远古的羲皇时代。
注释
瓮:形容器,这里指瓦罐。
弃:舍弃,丢弃。
言收:话语的收束。
有方:有方法,有策略。
藉口:找理由,借口。
照处:照亮的地方。
安床:安置床铺。
轩窗:窗户。
力:力量。
日月光:日月的光芒。
清平:清冷而平静。
羲皇:古代传说中的圣君,象征理想社会。
鉴赏

这首诗名为《瓮牖吟》,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所作。诗人以破瓮为喻,表达对朴素生活的态度和智慧的运用。"瓮破已甘弃",形象地描绘了面对生活中的简单与不足,诗人愿意接受并放下;"言收用有方",暗示言语行动应有策略,不浪费资源。

"用时须藉口,照处便安床",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巧妙地利用有限的条件,如借助话语的力量照亮黑暗,或者在困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假轩窗力,能回日月光",强调智慧的力量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如同日月星辰,照亮前行之路。

最后两句"清平卧其下,自可比羲皇",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智慧生活境界的向往,即使在简朴的环境中也能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甚至比拟古代圣贤伏羲氏的无为而治,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追求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智慧的崇尚。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伤女惠二月九日卒于天津医院,暂厝望海寺

弥明才十三,别我已二年。

岂知乃死别,一去更不还。

汝母有万恨,我怀抱千冤。

小影宛如生,泪眼谁能看?

大错真铸铁,驱汝向天津。

读书本有毒,将毒与汝吞。

自从别汝后,好语常联翩。

时时寄手书,字体颇清端。

从姊学操琴,比姊尤熟闲。

绝怪绝好洁,不饰而自妍。

同学诸女伴,爱之如弟昆。

誇汝辄自喜,忆汝不忍言。

如何忽婴疾,宛转遂经旬。

遣仆虽往迓,刺促心摇魂。

恶电从天来,鬼刀截我肝。

从此与汝绝,回思深可怜。

我欲执汝手,汝手何从牵?

我于抚汝面,空想悲啼颜;

我欲拭汝泪,却觅衣上痕;

我于抱汝身,惟有三尺棺。

死生事则已,父女名空存。

向来千万念,念念皆伤恩。

东坡四十九,烦恼悟无根。

我何以乐天,悲哀念金銮。

(0)

韬楼属题济南十二图·其十开元寻碑

石刻烧已残,楼观亦何有。

盘谷觅题名,苔花翳谁某。

(0)

三月十九夜四鼓·其三

林影何苍苍,池光何皎皎。

夜色不胜清,转愁天欲晓。

(0)

偶占示石遗同年·其一

一世诗中豪,用意常在小。

永叔故可人,举头惊飞鸟。

(0)

渡海·其二

视海为吾地,方能守此州。

可怜壮士泪,空作接天流。

(0)

杨柳词·其二

槎得鹅儿嫩欲黄,轻寒初试怯罗裳。

柔条不禁随风舞,薄恨犹能繫妾肠。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