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绫白,偏爱缝双袖鸦翎黑。
多应北里新妆,怕堕寻常标格。
微风帘额,看露叶,中庭尽秋色。
记鳞鳞,月底疏云,曾照勾阑吹笛。
一自细马驮归,剩罗帕、当时别泪偷拭。
最恨初鸿,衔芦塞上,不递愁人消息。
枉飞度、河桥山驿。想柳外、高楼长如昔。
更何年,并坐穿针?六度凄凉今夕。
吴绫白,偏爱缝双袖鸦翎黑。
多应北里新妆,怕堕寻常标格。
微风帘额,看露叶,中庭尽秋色。
记鳞鳞,月底疏云,曾照勾阑吹笛。
一自细马驮归,剩罗帕、当时别泪偷拭。
最恨初鸿,衔芦塞上,不递愁人消息。
枉飞度、河桥山驿。想柳外、高楼长如昔。
更何年,并坐穿针?六度凄凉今夕。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七夕之夜怀念旧爱的画面。"吴绫白,偏爱缝双袖鸦翎黑",开篇便展现出女子精致的手工技艺和独特的衣饰风格,暗示了静怜的独特魅力。"多应北里新妆,怕堕寻常标格",暗指静怜的出众美貌和对保持个性的谨慎。
"微风帘额,看露叶,中庭尽秋色",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与七夕的传统节日相映成趣。"记鳞鳞,月底疏云,曾照勾阑吹笛",回忆起往昔的月下欢愉时光,吹笛声悠扬,更添离别后的思念。
"一自细马驮归,剩罗帕、当时别泪偷拭",描绘了静怜被远行带走后,诗人独自擦拭眼泪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失落和怀念。"最恨初鸿,衔芦塞上,不递愁人消息",借雁南飞却无法传递音讯,表达了对静怜音信全无的怨恨。
"枉飞度、河桥山驿",雁儿飞过无数桥梁驿站,却未能带来静怜的消息,更显诗人内心的苦涩。"想柳外、高楼长如昔",想象静怜所在的高楼依旧,但人事已非,令人感慨万分。最后两句"更何年,并坐穿针?六度凄凉今夕",直抒胸臆,表达对重逢的期盼,以及六度七夕的孤独与凄凉。
整体来看,朱彝尊的这首《尉迟杯·七夕怀静怜》情感深沉,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旧爱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尽期待。
南山有井名黄花,我卜别业临其涯。
酌泉漱石思往事,天遗景与名俱嘉。
东篱采菊隐君子,悠然凝望南山赊。
兹人高躅已千古,三径芜没堪咨嗟。
我生本抱丘壑尚,误涉尘世争浮蜗。
十年太学志未遂,归来陇亩躬桑麻。
草庄新筑亦不恶,青山远近光交加。
会须移住效杜老,终赋归去师陶家。
新凉入郊九日近,西风渐欲吹乌纱。
龙山风俗有故事,撩我清兴凌烟霞。
山城过疏雨,客馆生新秋。
乡心杂病思,浩荡不可留。
忆昨初来时,园花弄春柔。
俯仰节物变,木杪风飕飕。
旅食百日馀,故人情已周。
论文有深味,惜别添牢愁。
槐花物色老,琴书散交游。
暖律回南枝,相期泛仙舟。
竹有君子节,青青贯四时。
桃李媚春光,千株弄妖姿。
世眼悦繁艳,畴能赏幽奇。
君看桃李蹊,蹄毂纷争驰。
君看竹林下,形影谁相随。
七贤久沦没,高躅犹可追。
吾家植千竿,风月足自怡。
岂不竞时好,聊为岁寒期。